文/王崑義(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
賴清德總統9月20日在「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際論壇-韌性台灣 民主永續」開幕式致詞時宣示,「中共若入侵台灣,絕不投降」。同一時間在武漢華中師大參加兩岸關係研討會的大陸一些重量級涉台學者的反應是,即使賴清德想要投降,大陸也絕不會接受,理由當然是目前大陸對台方針還是以和平統一為基調,不會主動對台發動戰爭。

兩岸若發生衝突或戰爭,主動者應該是民進黨政府,如果賴清德膽敢挑動兩岸戰爭的神經,大陸絕不會接受賴清德投降,繼續讓賴政府存在,只會採取完全統一的政策,不讓賴政府有投機的空間。
賴清德宣示絕不投降的原話是,「倘若台灣遭受軍事侵略,任何有關國家戰敗或政府宣布投降的訊息,都是假訊息」,身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他要告訴國人同胞與國際社會,這就是台灣的立場,政府捍衛自由民主、永續台灣的決心。賴清德還強調,和平不能寄望於侵略者的善意,要避免戰爭,維護和平,只能透過持續的整備,強化防衛實力與社會韌性;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刻,理念相近國家的彼此合作也至關重大。
事實上,從賴清德去年520就職以來,兩岸是否發生衝突或戰爭,一直是大陸的夢魘。從賴清德就職演說提出「新兩國論」,再到10月的「祖國論」,以及今年3月提出的「賴17條」,大陸可能都不清楚賴清德會暴衝到哪裡去,所以,只好以軍演與武力展示,嚇阻賴清德可能在兩岸關係上的脫軌行為。
而最近總統府國安會改組,3位國安會副秘書長平均年齡不到37歲,更讓大陸保持警惕,過去中國總相信「老成謀國」,而賴清德喜歡用年輕的幕僚,看似給年輕人機會,但是年輕幕僚的激進主義,卻成了大陸憂心他們可能給賴清德提出一些難以防患未然的點子,不小心就可能踏上兩岸的紅線。過去一年,賴清德的許多講話,就讓大陸涉台學者經常捏一把冷汗。
而今年大陸九三閱兵之後,美國似乎開始在台海打兩手策略,一方面美國總統川普與習近平在919晚上通話,美中關係一下子頗有好轉的現象,一方面又藉由AIT在台灣大打「台灣地位未定論」,企圖撩撥大陸對台政策心中最軟的那一塊。
而近日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提出「台灣沒有光復節」的「棄台論」發言,以及賴清德在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際論壇上對AIT和美軍高層「絕不投降」的宣示,在在都顯示賴清德有一顆不安的心,隨時都可能點燃兩岸的星星之火。
另外,台灣駐美代表俞大㵢在接受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期刊採訪時也宣稱,中國可能入侵台灣,這將產生更廣泛的全球影響。「超過一半的世界貿易要經過台灣海峽,更不用說台灣的半導體製造了」,他還說:「受影響的不僅僅是我們,如果發生衝突,中國的港口將被封鎖,我們的港口將被封鎖,日本的港口、韓國的港口也將被封鎖。世界貿易基本上會陷入停滯。」
這種把台海衝突或戰爭無限上綱到區域衝突的想法,更是凸顯賴政府應對台海衝突,不會僅局限於台海的局部範圍,而是可能把它擴大成為區域戰爭。這種戰爭思維,本身就流露出好戰的本質,台灣存在一個「好戰的政府」,這就是大陸在追求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時最大的隱憂。

從剛過的對日抗戰勝利80周年後的反思,在抗戰時期蔣介石原本是主張安內攘外政策,亦即以先行對日妥協的和平政策,先解決中國內戰的問題再抗日。但是,在中共積極抗日的宣傳之下,最終還是打亂蔣介石安內攘外的政策步驟,在七七事變之後,提前對日宣戰。
現在兩岸的局勢反過來,大陸政府一直宣揚兩岸和平統一的對台政策,賴政府卻是不斷的利用機會在國際社會喊殺喊打,就是企圖把中共拖入一場台灣不可能打贏的戰爭中。賴政府的目的跟抗戰時的中共一樣,晚打不如早打,在國際社會還關注台海局勢,當俄烏戰爭還在糾纏不清之時,只有把全球拖入台海這場混戰,賴政府才能在混水摸魚中宣布獨立,並引來西方國家承認台獨。這也是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提出「戰時嚇阻」的構想。
然而,戰爭只有毀滅,沒有贏家,不管台獨人士或賴政府怎樣想以投機的方式達到獨立的目的,大陸都不可能放手讓台灣獨立。最典型的是大陸涉台學者認為中共絕不會接受賴清德總統投降的想法,就可以清楚理解,大陸不可能讓台獨有任何生存的空間,更不可能因為台獨的挑釁,而延緩中國崛起與民族復興的時間表。所以維持兩岸和平,協商兩岸共榮之策,這才是對台灣發展最有利的融合模式。
※以上言論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