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多、活愈久!研究:壽命相差近3年 5指標自我檢視

分享:

近期丹麥一項涵蓋逾7.8萬名男性、長達50年追蹤的大型研究發現,精液品質與壽命有著高度相關。其中,總活動精子數最高組的男性,平均壽命比最低組多了約2.7年。

丹麥研究指出,精子數量較多者平均壽命多出2.7年。(示意圖/Pixabay)
丹麥研究指出,精子數量較多者平均壽命多出2.7年。(示意圖/Pixabay)

禾馨宜蘊生殖中心國際醫療總監林時羽醫師指出,許多人以為不孕只是影響生育,但其實背後隱藏更大的健康風險。研究顯示,不孕男性的死亡率與慢性疾病風險明顯升高。特別是癌症方面,睪丸癌風險顯著偏高,同時也觀察到前列腺癌、黑色素瘤也呈現相關訊號,顯示生殖障礙與腫瘤可能共享遺傳或荷爾蒙等基礎因素。

除了癌症,不孕男性也更容易罹患高血壓、冠心病與中風。最新研究指出,這些健康問題可能來自共同的生物學機制,例如氧化壓力、慢性發炎、內分泌失衡,甚至環境毒物暴露。「當男性出現不孕時,往往不只是生殖系統出了狀況,而是全身健康已經拉響警報。」林醫師強調。

林時羽醫師進一步提醒,男性不孕應被視為「健康哨兵」,是身體提早發出的警訊。除了精液分析外,也建議同步檢查體重、血壓、血糖、血脂及生活習慣,並依照年齡與家族史安排適度的癌症篩檢,才能真正守護男性的長期健康。

林時羽醫師提醒,若男性在備孕過程發現問題,不要害怕面對,及早發現,才能同時守護家庭幸福與個人健康。(圖/宜蘊醫療提供)
林時羽醫師提醒,若男性在備孕過程發現問題,不要害怕面對,及早發現,才能同時守護家庭幸福與個人健康。(圖/宜蘊醫療提供)

精子數與活動力多少才算正常?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有以下5個標準:

1.射精總量:大於1.4毫升

2.精子濃度:每毫升至少1600萬以上

3.精液總數量:一次射精總數超過3900萬顆以上

4.精子活動力:總活動量大於42%,向前活動比例大於30%

5.精子形態:正常形態精子至少4%

林時羽醫師提醒,若低於這些基準值,並不代表一定無法生育,但需醫師進一步評估,並檢視背後可能潛藏的健康風險,包括少精、弱精、畸形精子、無精症等,另外也可能是荷爾蒙問題,例如睪固酮不足、腦下垂體內分泌異常。生活與環境因素如抽菸、酗酒、肥胖、壓力、環境荷爾蒙(如塑化劑、農藥),也會影響精子品質。

林時羽醫師補充,四項生活方式的改變,不僅能幫助改善精子品質,也能提升男性的生活與健康品質。包括飲食習慣,建議採取「地中海飲食」,多攝取深海魚、堅果、全穀物、蔬菜水果,少油炸與加工食品。其次,第二,調整生活習慣,如戒菸、減少酒精、避免熬夜,保持規律運動。第三,減塑避毒,減少使用塑膠容器,避免環境荷爾蒙干擾。第四,減少壓力,長期壓力也會造成荷爾蒙失衡,影響睪固酮與精子生成。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