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長顧立雄就任滿週年:推動轉型、厚植戰力,強化防衛韌性

分享:

國防部長顧立雄任職週年,日前接受媒體申訪時表示,面對敵情威脅,國軍遵循「務實」態度,在組織、訓練、武器裝備籌獲上,不斷精進、調整,同時以「實戰化」訓練為根本,提升官兵灰色地帶侵擾應處能力,有效應對中共軍事威脅。顧部長指出,國軍依「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陸續接裝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M1A2T戰車及各式無人機等不對稱戰力,建構「多域拒止、韌性防衛」作戰整備方向,達到有效嚇阻效果,確保國家、國防及國人安全。

 顧部長接受媒體申訪。 (圖/青年日報)
 顧部長接受媒體申訪。 (圖/青年日報)

顧部長日前於國防部博愛營區接受媒體專訪,針對部隊訓練、武器裝備、兵力結構、組織文化及鏈結國際等層面實施引言。談及部隊訓練,顧部長表示,當前國軍正處於「轉型與挑戰並存的關鍵時刻」,務實訓練是戰力形成的基礎。不論是入伍訓練,或是聯合作戰,透過增修訓練課目及驗證新式裝備,都凸顯國軍不再是形式上要求「合格」,而是朝「作戰準備」為導向。這是我國嚇阻侵略的基石,也與共軍層層掩蓋、戰力虛假不實,存在根本性的差異。

提升全民總力 支援軍事作戰

顧部長指出,在聯合作戰訓練方面,除新增「立即備戰」、「聯合資訊及電子作戰」、「整體空中及飛彈防禦」、「聯合海上防禦」與「聯合地面防禦」等5項聯合操演,並將敵「聯合軍演」及「戰備警巡」等態樣,納入想定狀況,以符合實戰化場景要求。今年,「漢光41號演習」時程延長,也更加著重鏈結「全社會防禦韌性」,涵蓋軍民整合協調、戰略溝通、戰災救援等多元實務課題。

除了部隊戰力的提升,顧部長也說,依政府「全社會防衛韌性」政策指導,國軍也結合漢光演習,與地方政府城鎮韌性演習驗證機制,持續深化全民防衛動員「跨部會合作」架構,加強平戰轉換的即時性與後備支援能量,提升「全民總力」,以支援軍事作戰與災害防救效能。

在武器裝備籌獲部分,顧部長表示,國軍依據「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建構「多域拒止、韌性防衛」作戰整備方向。透過國防自主及對外籌購,加速獲得新式武器裝備,包含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M1A2T戰車、各式無人機、反制無人機系統、人攜式防空飛彈及反裝甲武器等,以強化遠距精準打擊、防空反制、無人作戰、資通電整合等不對稱作戰能力。

國防部加速獲得包含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等新式武器裝備,以建構不對稱戰力。(圖/青年日報)
國防部加速獲得包含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等新式武器裝備,以建構不對稱戰力。(圖/青年日報)

加速國防創新 調整兵力結構

顧部長說,為扎根國防科研能量,國防部也成立國防創新小組,優先關注無人系統、反制無人系統等項目,藉產業能量調查及科技交流,了解國內外新興科技應用與趨勢,加速國防創新。國軍從個別領域逐步改善,到全方面提升戰力,期望打造可恃、可用、可信且全面向的防衛體系。

顧部長表示,國防部兵力結構落實軍事戰略構想,秉「科技取代人力、火力取代傳統兵力」原則,配合新式武器獲裝、汰除老舊武器裝備,重新檢討三軍主戰、守備與後備部隊兵力結構。陸軍方面,配合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籌獲,已新編1個多管火箭飛彈連,未來將再編成2個連;此外,陸軍成立無人機訓練中心,並將於年底編成數個無人機大隊。

顧部長也說,海軍方面,陸戰隊所屬戰車營及砲兵營,已轉型為無人機營及火力營等專責部隊,強化快速打擊能力;兩棲偵搜大隊將增編無人艇專業部隊,配合攻擊無人艇籌獲期程擴大編組,提升濱海打擊能力。空軍也將結合新式防空飛彈等裝備接裝,調整防空及戰管部隊編組,強化情監偵、預警、整體防空及空中作戰戰力。

國軍新增「立即備戰」、「聯合資訊及電子作戰」等5項聯合操演,強化臨戰應處能力。(圖/青年日報)
國軍新增「立即備戰」、「聯合資訊及電子作戰」等5項聯合操演,強化臨戰應處能力。(圖/青年日報)

優化環境攬才 打造新軍審制度

另在組織文化部分,顧部長說,國防部秉持「以人為本」哲學,以官兵為核心,運用「減法思維」,破除形式主義負荷。在具體作為中,國防部配合國家財政規劃,提供良好、合理待遇,藉以攬才、留才。同時提高「志願役加給」及「戰鬥部隊加給」;另獲得行政院同意,將自6月1日起,調增網路戰加給的額度及核發人數;「興安專案」持續改善營區設施、優化生活環境等。讓官兵在生活、工作層面,能感受到國軍的重視,全心投注戰訓本務。

顧部長也說,國防部以「務實」態度。如後備軍人召訓,須從實戰角度思考,將民間專長與部隊軍事編裝結合,發揮最大效益。部分新裝備實戰效益高、價格相對較低,如刺針模擬器、機動阻絕器材等,應跳脫「分年編列預算」思維,盡速獲得後分發部隊運用。此外,國軍也重新打造1個全新且符合正當法律程序、公平審判原則的軍事審判制度,同時完善「國軍涉密人員安全調查作業規定」等安全查核措施。

 國軍建制各式無人機,強化不對稱作戰效能。(圖/青年日報)
 國軍建制各式無人機,強化不對稱作戰效能。(圖/青年日報)

深化友盟合作 發揮「主導先制」優勢

顧部長表示,鏈結國際部分,我國作為國際社會及印太地區的樞紐,臺灣與友盟國家擁有「以實力謀和平,才能獲得真和平」的共同信念。尤其當前極權國家推動灰色地帶行動,大幅縮減「由訓轉演、由演轉戰」空間,民主友盟團結合作尤其重要。國防部透過「高層互訪」、「戰略對話」,大幅深化與友盟國家間軍事交流及安全合作關係,另積極參與國際智庫交流,深化多邊實質關係,以堅定友盟對共同利益的認知與支持,乃至共同維護和平承諾的實踐。

最後,顧部長強調,建軍備戰不但是與時間的賽跑,更必須以宏觀的視角,掌握國內、外環境及趨勢,方能成為「致人而不致於人」的善戰者。當前敵人的侵擾,無論是常態性軍演,或是灰色地帶行動,都對我國安全造成重大影響。國防部在應處當下威脅時,也結合國家安全環境變化等因素前瞻預判,包括2028年,乃至2030年的中長程戰略規劃,針對強化防衛韌性與灰色地帶應處所需能力,完成聯合戰力、兵力整建規劃,依國內產能、國外供售意願及國防預算裕度等考量,分批籌建。國軍須發揮「主導先制」優勢,永遠走在敵人前面,以形塑一個安全的環境。(青年日報)

透過地方政府城鎮韌性演習驗證機制,持續深化全民防衛動員「跨部會合作」架構。 (圖/青年日報)
透過地方政府城鎮韌性演習驗證機制,持續深化全民防衛動員「跨部會合作」架構。 (圖/青年日報)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