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更友善的公務職場環境,銓敘部近日完成《公務人員請假規則》修正草案,首度增訂「身心調適假」,預計全國約36.3萬名公務人員將可受惠。新制度規定,公務人員每年可申請3日身心調適假,並將納入現行支薪的7日事假範圍內,不影響考績。

這項政策改革源自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的倡議。總統賴清德在去年11月的會議中強調,心理健康是健康台灣的基石,要求政府以身作則研議公務員心理保健措施。賴清德在今年3月時表示,政府正在推動「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畫」,投入6年約50餘億元預算,建構更完善普及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統。
銓敘部說明,身心調適假的設計重點在於鼓勵公務員正視心理狀態,透過短期喘息強化抗壓韌性,降低後續心理疾病風險。為提高便利性,修正草案特別明定此假別無須檢附證明,且可以小時為單位彈性運用,機關不得拒絕或施以不利處分,也不會影響考績。
考試院秘書長劉建忻表示,草案將依程序審議,具體實施時程待定。銓敘部進一步指出,現行事假7日支薪的規定將維持不變,避免擴大與勞工權益差距;若公務人員身心不適已達疾病程度,則可改申請病假。
總統府人事處長雷諶與銓敘部法規司科長洪佳瑞在人力資源論壇中聯合撰文指出,調適假是「預防保健」的關鍵措施,有助提升公務效能。目前修正草案已送交考試院審議,各界期盼草案通過後,能為公部門樹立心理健康友善職場的標竿。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已從去年8月起全面推動高中職學生身心調適假,學生每學期可請3天身心調適假。此次公務人員身心調適假的規劃,展現政府持續推動心理健康政策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