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日前研擬改革補充保費制度,計畫將利息、股利、租金等收入門檻由「單筆2萬元」改為「全年累計2萬元」就需課徵補充保費,引發民眾強烈反彈。行政院長卓榮泰已於6日緊急喊卡,表示計畫將暫緩實施,掀起各界討論。

健保補充保費改革主要目的是配合國家健保財務狀況,讓收入較高者「多繳一點」。衛福部長石崇良曾宣布將推動補充保費制度改革,計畫改採結算制,作為邁入「深水區」的重要措施。若改革後,定存族、ETF投資人、存股族及房東等四大族群將受到最深影響。
根據原計畫,目前許多民眾透過拆分方式讓單筆金額低於2萬元來規避補充保費,但若改革通過,即使利息分多次領取,只要年度總額超過2萬元就必須繳納。存股族即使「投資賠錢」也得認繳,定存一次領取超過2萬利息也要繳納,房東常用的「分租、分期收租」方式也將無法避稅。
財經專家阿格力對此政策提出強烈批評,認為健保缺錢不應該找存股族開刀。他痛批「官員有沒有投資過?」並指出這些投資戶被存股套牢時痛苦、心煩也沒有看醫生濫用健保資源,強調「使用者付費很難嗎?」質疑政策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