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風災血淋淋地考驗了政府的「綠能政績」,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高雄大樹區和山光電場山壁崩塌,排水系統失靈;屏東佳冬海上光電浮台更遭強風巨浪摧毀,殘骸散布海灘長達一公里,凸顯光電設施防災工程不足。

廢棄的太陽能板丟棄一邊。(圖/中天新聞)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颱風過後重返高雄大樹和山光電場勘查,發現二期工程山壁崩塌嚴重,排水管裸露且夾帶大量泥流,造成滯洪池嚴重淤積,可說是滿目瘡痍。業者為因應水土保持問題,竟將滯洪池挖開一個洞,讓泥流直接流入社區排水溝,完全違反水保原則,柯志恩痛批水保改善大失敗,打臉中央到地方所謂的嚴格監督。
在一期工程區域,光電板周邊山坡出現坍方裸露情況,廢棄的光電板更被隨意丟棄在路邊草叢中。柯志恩質疑「這樣就是我們要的綠電?」

大樹和山光電場滿目瘡痍,一片泥流。(圖/中天新聞)
屏東佳冬的海上光電浮台同樣遭受重創,經濟部投入超過1億元補助的測試案場,目前無發電功能,單純測試抗浪,也不敵颱風強浪而毀損,光電浮板漂回岸邊,佔滿整個海岸線,綿延約一公里。
對此,屏東縣府表示,已要求業者48小時內完成平台結構清理,並即刻停止施工。

嘉義沿岸的海上光電在風災過後一樣變成廢棄物,空拍畫面讓人怵目驚心。(圖/Iven提供)
目擊民眾表示:「光電板的殘骸全都漂來岸上,看不到光電板跑去哪裡,應該都在大海裡面。」另有民眾直言:「那個海上光電板差不多解體了,到底是誰想出來的爛點子。」
經濟部能源署今(8)日表示,針對佳冬光電浮台試驗案,已責成業者啟動緊急應變,並已請業者對此次颱風記取教訓,設計符合台灣嚴苛海象的結構,並要求業者須將林邊、佳冬、枋寮等地的浮台殘骸於明(7/9)中午前清運完畢。

一場風災過後,檢視政府的能源政策荒腔走板,海洋彷彿在哭泣。(圖/中天新聞)
據了解,該座太陽能板為經濟部核准的試驗專案,從去年安裝至今,海上平台面積約500平方公尺,業者旭東環保(1343)出資2億、中央補助1億,浮台上並無光電模組,也無發電行為,目的驗證浮台於實際海域的抗風浪能力。原本計劃今年完工,糗的是,期間多次出現部分區塊漂回岸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