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女沒有三高卻中風3次!竟是「這免疫疾病」惹禍

分享:

記者陳書璿/綜合報導

台中榮總根據保資料庫大數據,進行一項涵蓋16年數據的分析,發現相較於未罹患紅斑性狼瘡的病人,紅斑性狼瘡患者一旦嚴重發作,中風風險提高8倍,出血性中風風險更提高22倍。一位43歲吳姓熟女上班族平日沒有「三高」的問題,去年2月至今竟然中風3次!原來吳小姐罹患「紅斑性狼瘡」造成。

醫師指出,當患者發病時,自體免疫系統不只會攻擊患者的身體皮膚跟臟器,腦中風的風險更是正常人的8倍高。中榮神經內科表示,一名35歲的王小姐大學時,因多發性關節腫痛及腎炎,確診紅斑性狼瘡,懷孕生產後蛋白尿加重,增加高血壓及高血脂問題,但病情仍然受控。110年底陸續因注射新冠疫苗,及出現帶狀庖疹與神經痛,不得不中斷及減少用藥,造成疾病活動性增加。甚至和家人出遊時,突然無法叫出朋友及自己小孩名字、也聽不懂別人說話。先在南部某醫院急診、電腦斷層卻無特別發現,輾轉到台中榮總,經急診部、免疫風濕科及神經內科團隊診療,以磁振攝影,確診左側中大腦動脈分枝缺血性腦中風,收治神經內科病房。醫師除開立抗血栓藥物、控制血壓血脂、降低中風復發風險,也與免疫風濕科調整免疫調節藥物,控制紅斑活動性。住院一周,神經學症狀幾乎完全恢復,出院後由神經內科與免疫風濕科共同照護下,斑性狼瘡疾病活動度,進入低活動度,至今持續追蹤治療一年,病情穩定。

醫師說,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過去研究發現,紅斑性狼瘡患者在腦中風方面會面臨更高的風險,但這些研究並未分析患者的長期風險。中榮神經內科主任黃金安和醫師侯宗緯、免疫風濕科主任陳怡行與醫學研究部博士林敬恒,共同參與研究發現紅斑性狼瘡患者不僅面臨更高的腦中風風險,且該風險會在診斷後持續上升,上升趨勢甚至超過10年以上。該研究結果,由黃金安發表在去年10月底新加坡舉辦的第14屆世界腦中風大會(World Stroke Congress),並在今年5月刊登在國際腦中風知名期刊「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

中榮研究團隊利用台灣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進行回顧性研究。檢視2000至2008年,共8310位新診斷的紅斑性狼瘡患者,持續追蹤長達十年以上,發現相較於未罹患紅斑性狼瘡的病人,紅斑性狼瘡患者罹患缺血性和出血性腦中風的比例都明顯較高,10年追蹤期間發生率分別為5.4%和1.5%;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比對照組上升1.73倍,而出血性腦中風則上升2.24倍。研究結果顯示,紅斑性狼瘡患者的腦中風風險極高,且風險逐年持續上升,甚至在疾病診斷10後年,仍然持高不墜。

台中榮總研究團隊和過去的研究已發現,相較於未罹患紅斑性狼瘡的病人,紅斑性狼瘡患者會面臨較高腦中風的風險,但對曾經經歷嚴重發作的紅斑性狼瘡患者的中風風險,迄今仍沒有相關研究。中榮神經內科主任黃金安、主任陳柏霖及醫師章國政與醫學研究部博士林敬恒,進一步利用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的大數據,進行一項涵蓋16年數據的分析,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未罹患紅斑性狼瘡的病人,紅斑性狼瘡患者一旦嚴重發作,中風風險提高8倍,其中缺血性中風的風險提高為7倍,出血性中風的風險更是提高22倍。

中榮團隊研究結果由黃金安主任發表在今年5月底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第9屆歐洲腦中風年會(European Stroke Organization Conference),並在今年5月已獲世界腦中風組織(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官方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oke」接受刊登。由於臺中榮總團隊的研究是全球首個針對此議題的大數據研究,紅斑性狼瘡患者的嚴重「發作」,將會大幅增加中風風險,因此,研究結果已被國際紅斑性瘡研究社群平台(Lupus News Today) 引用說明。

中榮表示,紅斑性狼瘡和急性腦中風都屬於衛福部認定的重大傷病,紅斑性狼瘡患者,發病年齡多半是在青壯年時期,一旦罹患腦中風,往往會對患者個人甚至是家庭造成衝擊負擔。透過中榮努力,期望最新研究結果能為醫生和病人,提供重要的治療方向。臺中榮總團隊研究結果支持控制紅斑性狼瘡活動度,對腦中風預防的重要性,治療紅斑性狼瘡,並長期維持低疾病活動度,無論紅斑性狼瘡早期或是晚期,都是預防腦中風的重要關鍵。

留言衝人氣 5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