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太空微小碎片撞擊!陸「神舟二十號」延後返回地球計畫

分享:

大陸「神舟二十號」載人太空船原定今(5日)晚8時許返回地球,不料傳出疑似遭到太空碎片襲擊,推遲「回家」計畫,仍需等待進一步分析評估後確認返回時間。

神舟20號乘組將太空站金鑰交接給21號乘組。(圖/央視)
神舟20號乘組將太空站金鑰交接給21號乘組。(圖/央視)

「神舟二十號」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務,4日才和「神舟二十一號」太空人乘組進行完交接儀式,移交大陸太空站「天宮」鑰匙,並官宣太空人乘組訂於5日乘坐載人太空船返回東風著陸場。著陸場及各參試系統已做好迎接太空人回家的各項準備。

截至3日,「神舟二十號」乘組已飛行在軌193天,創大陸航太史「太空出差」時間最長紀錄。據《新華社》消息,記者從大陸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瞭解到,「神舟二十號」載人太空船疑似遭太空微小碎片撞擊,正在進行影響分析和風險評估。為確保太空人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務圓滿成功,經研究決定,原計劃5日實施的返回任務將推遲進行。

東風著陸場完成多輪演練已準備好迎接「神舟20號」。(圖/央視)
東風著陸場完成多輪演練已準備好迎接「神舟20號」。(圖/央視)

太空碎片也常被稱為「太空垃圾」,按尺寸可以分為大碎片、危險碎片和微小碎片,而微小碎片是指那些尺寸小於1mm的太空碎片,其規模通常很難被有效監測。

目前超過3/4的已監測碎片都集中在300-2000千米的低軌道範圍,更低軌道的往往因大氣密度增大而被摩擦損耗動能最終墜落,通常都在大氣層內燒蝕完畢,而大陸太空站軌道高度約400千米,在密集區域邊緣,是有可能遇到「碎片的碎片」。

此前報導,東風著陸場搜救系統,包括空中分隊(直升機)、地面處置隊、醫監醫保組完成多輪演練,重點針對夜間低溫環境(-10℃至5℃)進行優化方案,創新採用3架照明無人機覆蓋半徑300米,配合紅外熱成像精准定位返回艙;8醫監醫保車恆溫25℃,配備保暖睡袋、緊急供氧設備,並為應對極端天氣新增可攜式輻射檢測儀、沙塵避風帳篷等。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