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近日針對中小學心理健康階段性特點與突出問題,發布「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工作十條措施」,期望緩解學生考試升學焦慮、提高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其中,鼓勵每週設置一天「無作業日」、不得以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排名、鼓勵推行課間15分鐘等措施引關注。

《央視新聞》報導,大陸教育部近日印發通知,發布「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工作十條措施」,以落實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以及提高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水平。十條措施包含,有效緩解學生考試升學焦慮、全面落實「體育每天2小時」、保障學生充足睡眠時間、培養學生健康用網習慣等十條。
針對有效緩解學生考試升學焦慮,大陸教育部為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將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嚴禁學校布置機械重複、懲罰性作業,並鼓勵每週設置一天「無作業日」;針對考試管理,則減少日常測試頻次,要求合理設置考試難度,並且不得以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排名;針對校外培訓,繼續嚴控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規範非學科類培訓等等。
全面落實「體育每天2小時」方面,推行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得低於2小時;此外,鼓勵推行下課時間15分鐘,延長學生課間活動時間,豐富課後服務體育項目,增加學生戶外活動時常等等。
就保障學生充足睡眠時間方面,要求學校合理安排上下學時間,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教學活動,嚴格執行睡眠管理規定,遏制超時學習等違規行為,並將學生睡眠狀態納入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教育質量評價監測體系。
為培養學生健康用網習慣,將規範管理學生帶入校內的智能產品,嚴禁將手機等待入課堂。此外將加強平台監管責任,優化平台推薦機制,不得向學生推送危害心理健康的各類訊息,遏制「販售焦慮」、「誘導內捲」等違規行為,推廣應用「未成年人模式」,加強動漫、短影片、微短劇、網路遊戲、網路文學等管理。

此外十條措施還包括關心關愛特殊學生群體、建立監測預警和干預機制、推進實施全員育心制度、優化校園心理支持環境、培育家庭和諧親子關係、健全部門偕同防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