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陷「選情焦慮」?媒體人曝內幕:已影響她判斷能力

分享:

記者陳弘美/綜合報導

年底選戰僅剩下1個多月,媒體人張禹宣觀察到,總統蔡英文的選戰策略竟然是批判國民黨執政縣市、羞辱在地人民的智慧,背後顯示蔡英文對於選情告急的焦慮感,已經影響其判斷能力,且黨內接班派系鬥爭兇險,也讓蔡英文無法再高坐廟堂冷眼旁觀,只能親自下海和稀泥。

圖說:總統蔡英文(中)日前為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林佳龍(右2)輔選。(圖/林佳龍臉書)

張禹宣昨(23)日在臉書發文指出,作為一國總統,蔡英文的輔選策略竟然是批判國民黨執政縣市、羞辱在地人民的智慧,但卻忘了全台灣22縣市中,國民黨執政高達14個,當蔡英文一邊稱讚台灣經濟成長傲人,一邊卻又聲稱高達22個縣市中有14的縣市在空轉,這在邏輯上根本不可能成立的矛盾,凸顯了蔡英文對於選情告急的焦慮感,已經影響了她的判斷。

可能是 1 人、套裝和室內的圖像

圖說:資深媒體人張禹宣。(圖/張禹宣臉書)

張禹宣指出,光這六日周末,蔡英文截至目前就發了八篇關於民進黨縣市首長候選人的造勢文,對於自家執政縣市無不歌功頌德,但對於民進黨在野的縣市卻是百般羞辱:宜蘭:宜蘭進步不能等,必須贏回光榮;台中:台中不能再空轉四年;嘉義市:沒有發展沒有前景。

「只要不讓民進黨執政,就會被批判的如此難堪」,張禹宣直言,無法提出具體的願景,取而代之的是懲罰羞辱票沒投給自己的人民,但受傷的卻不是候選人,而是縣市的人民百姓。而接下來可以保證的事,蔡英文仍會對剩餘在野的11個縣市,進行同樣的手法操作。

張禹宣批,可笑的是,蔡英文一邊聲稱台灣GDP超越日韓,是「人民成果」,卻又打算把全台22個縣市中的14個縣市說成空轉、退步、拖累台灣的累贅,按照前面的邏輯,難道意思是在地人民的罪過?台灣的進步全部都是民進黨執政的少數縣市帶來的?

張禹宣認為,失去連任保護傘,黨內接班派系鬥爭兇險,讓蔡英文無法再高坐廟堂冷眼旁觀,親自下海和稀泥。畢竟一旦2022大敗,也將正式宣告蔡英文進入看守期,脅迫與焦慮感不是來自國民黨,而是虎視眈眈的黨內同志。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