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TWANT
網傳「電熱水壺燒水喝,10個人裏面有9個都用錯了!燒出來的水比塑膠還毒」,這樣的資訊瘋傳在長輩群組間,而事實查核機構就指出,詢問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顏宗海主任及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食品安全與健康研究所吳焜裕教授,得知正常情況下熱水壺很難會溶出重金屬,若真的有錳溶出也不是造成腎臟病與癌症主因。
網路影片常在長輩群組瘋傳,但當中很多都是錯誤資訊。(圖/翻攝自MyGoPen)
根據事實查核中心「MyGoPen麥擱騙」指出,網路謠傳「電熱水壺燒水喝,10個人裏面有9個都用錯了!燒出來的水比塑膠還毒」的影片,以未經證實的養生謠言為主,利用聳動標題吸引點閱,而這種影片通常只有旁白配音,沒有專家或醫師背書,且內容資訊似是而非,時常誇大某種食物的好處與壞處。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顏宗海主任就駁斥這樣的說法,表示,300系列的不鏽鋼食品容器,主要是鉻(Cr)和鎳(Ni)為主,由於鎳的成本較高,200系列的不鏽鋼材,會以錳(Mn)取代鎳。但目前文獻顯示,主要錳中毒是透過工作場所或長期吸入過量錳才會導致神經病變,很少看到攝取食物或水所引發,且錳中毒是造成中樞神經的傷害,並非腎臟功能或癌症。
專家表示若擔心熱水壺溶出問題,可以選擇比較高級的300系列,或者用玻璃材質。(示意圖/pixabay)
台大教授吳焜裕則表示,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不太可能溶出重金屬。顏宗海認為,使用200系列不鏽鋼材,不太可能因此出現錳中毒,但如果民眾有疑慮,建議可以直接購買300系列的食品容器比較安全。
另外錳也是合法食品添加物,規範形態屬膠囊狀、錠狀且標示有每日食用限量之食品,其錳之總含量不得高於 9 mg;一般食品的話,在每日食用量中,其錳之總含量不得高於 5.0 mg;如果是嬰兒食品,則在每日食用量中,其錳之總含量不得高於1.0 mg;另外在堅果與豆類當中也含有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