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台「20%+N」關稅正式上路,工具機、紡織、自行車等傳產出口首當其衝。專家指出,台股產業已明顯分歧,傳產短線仍將承壓,反觀具技術門檻、能轉嫁成本的AI供應鏈,反倒在需求爆發下逆勢走強,建議趁大盤回檔,聚焦台積電(2330)、廣達(2382)、鴻海(2317) 等具護城河龍頭,並布局高毛利AI相關族群,把握震盪中的新機會。

美國課徵「20%+N」關稅,形同直接抽走出口商利潤。摩爾投顧分析師江國中形容,這就像「早餐店利潤已薄,房東卻強收20%管理費,不漲價就賠錢,漲價又怕顧客流失」;其中,衝擊最大的是工具機、機械、腳踏車、螺絲與紡織成衣等產業,如瀧澤科技(6609)宣布自8月起每週五休假三個月,表面上是「養精蓄銳」,實際反映訂單減少、成本升高的困境;雖然政府已祭出支持措施,仍緩不濟急。
與傳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AI供應鏈的持續熱絡。台積電(2330)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符合美方豁免條件,即便川普揚言半導體關稅可能拉高至300%,影響仍有限;廣達(2382)、鴻海(2317)等AI伺服器大廠,由於與美國品牌客戶合作緊密,且多已布局美國產能,也具備高度豁免機率。
江國中分析,AI產業能逆勢成長,關鍵在於「技術門檻高、可轉嫁成本」,AI晶片、伺服器、CPO、高效散熱等產品皆需專業研發與特殊材料,成本可透過高售價反映,整體來看,台灣供應鏈完整涵蓋晶片、封裝、PCB至機器人應用,構築難以取代的技術壁壘。

除了AI龍頭,有多檔AI中小型股也具備「低基期、高成長」條件,因此,關於選股,江國中建議,現在持有傳產股如「背著沉重背包爬山」,建議趁大盤回檔換股進攻,將資金轉移到上述明星產業。
操作策略上,江國中則提醒三大重點:一是密切追蹤產業趨勢,掌握AI最新資訊;二是以技術面尋找低基期潛力股,避免盲目追高;三是採分批布局方式,逢回承接降低風險。
整體來看,關稅衝擊雖使傳產壓力倍增,但也凸顯台股新舊產業的分水嶺。AI相關供應鏈在政策豁免、需求爆發的雙重推動下,成為震盪市中最具吸引力的投資方向。(旺得富理財網)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ETF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更多旺得富理財網新聞:
散戶當心!台玻董娘賣股400張 國巨、85度C昔日慘況曝光 網嘆:真是致命訊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