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腳可跨!陸最矮山「僅0.6米」列保護文物 網嘲:就是石頭

分享:

近日,大陸山東壽光一處被稱為「全國最矮的山」的地標引發熱議。這座名為「靜山」的地標,東西長僅1.24米,南北最寬處0.7米,最高處距地表0.6米,最低處僅0.1米,其特殊性質引發民眾討論。

大陸山東壽光「全國最矮的山」海拔僅0.6米引發熱議。(圖/翻攝大皖新聞)
大陸山東壽光「全國最矮的山」海拔僅0.6米引發熱議。(圖/翻攝大皖新聞)

據《大皖新聞》報導,壽光市文化部門工作人員王先生表示,靜山位於孫家集街道的田地之間,自1983年9月17日起,經壽光市人民政府以壽政發第94號文件公布為壽光市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當地仍依照文物保護單位的標準進行管理,包括設立文物保護標誌碑、安排專職人員進行日常巡查,並完善保護檔案等措施。

對於靜山是否為山,網路討論不斷,不少人調侃「老家地裡有個0.1公尺的山」、「明明就是一塊石頭」、「有根為山,無根為石」、「如果說有根就算山,那麼多少算是有根?」

對於靜山的性質,當地有不同說法。根據1935年的《壽光縣志》首次記載,靜山位於縣城西南8公里的孫家集與馬家庄之間,但該記載僅稱其為「山石」。另一種說法來自民間傳聞,指靜山原是明洪武年間一戶大家庭花園中的石頭,因戰亂致使村址搬遷,由於體積過大無法搬動而留在原地。

「靜山」被當地政府列為保護文物。(圖/翻攝大皖新聞)
「靜山」被當地政府列為保護文物。(圖/翻攝大皖新聞)

壽光市博物館前館長賈效孔認為,靜山可能是南北朝時期賈氏家族的地界石或觀賞石,而非自然形成的山體。淄博職業技術大學產業教授、淄博市齊民要術研究會會長趙表示,由於壽光地區屬於平原地形,突然出現一座小山本身就很突兀。

中國地理學會會員、環境地理學研究專家呂建樹博士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指出,單憑大部分山體堆在地下就認為是山,這種判斷並不準確。他解釋,在學術定義中,「山」可分為高山、中山和低山,主峰相對高度若低於150米,只能稱為「丘陵崗地」。

中國地理學會地貌與第四紀專業委員會委員張祖陸教授等多位專家一致認為,靜山是否為「山」,需要實地考察探勘後才能得出結論。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