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賣空》主角原型、知名空頭基金經理人麥可.貝瑞(Michael Burry)再度投下一顆市場震撼彈。繼基金註銷傳聞及做空AI部位被誇大百倍的風波後,貝瑞兌現承諾,在當地時間24日發表重磅文章《泡沫的主要跡象:供給側的暴食》,正式向全球AI行情宣戰,並直接點名輝達(Nvidia)是「這一輪科技狂潮的思科」。

貝瑞在文章中直指,當前市場流行的「科技巨頭賺錢能力強,因此不存在泡沫」的論點本質上是迷思。他反駁,1999年網路泡沫頂峰時期,推動納斯達克飆升的亦是高獲利的大盤科技股,而非沒有收入的小型網路公司。他引用當年的「四騎士」微軟、英特爾、戴爾與思科,強調「歷史從不簡單重複,但經常押韻」。
貝瑞認為,現在的AI熱潮正是另一場歷史共鳴,如今的市場領頭羊是他稱之為「五大騎士」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Meta、亞馬遜與甲骨文,加上OpenAI等新興勢力。這些企業在未來三年合計計劃投入近3兆美元於AI基礎設施,包括資料中心、運算晶片與能源布局。
然而,在龐大資金熱潮背後,貝瑞看到的卻是「災難性的供給側過度建構」。他警告,科技巨頭正陷入不可持續的資本支出競賽,為搶AI運算能力大量添購晶片、伺服器與建置資料中心,但下游應用的商業模式與實際需求卻遠未成熟,無法支持當前的投資規模。
他更點名本輪熱潮的核心輝達正在扮演與當年思科相同的角色,為整個科技產業提供「鎬和鏟子」。思科在網路泡沫破裂後股價一度暴跌逾75%,貝瑞暗示輝達恐將面臨相似命運。
值得注意的是,貝瑞近月以來數度警告AI設備折舊問題被市場嚴重低估。他認為AI晶片實際使用壽命僅2至3年,但部分大型企業卻將折舊週期拉長至6年,導致從2026年至2028年間,科技巨頭合計恐有高達1,760億美元的利潤被「會計手法」虛增。他更推估,到2028年甲骨文獲利可能被高估近27%,Meta亦可能被誇大逾20%。
在最新文章中,貝瑞將這一現象定義為「供給側的暴食」,即供給端投入狂飆,但需求端卻無法承接。他直言,AI產業正快速走向「過度供應、需求不足」的失衡狀態,並警告投資人不要被「這次不一樣」的論調蒙蔽。
在文章末尾,貝瑞引用巴菲特夥伴查理.芒格的一句話:「如果你到處刺破氣球,你絕不會是房間裡最受歡迎的人。」然而,他顯然無意討好市場,而是選擇再次站在泡沫與群眾的對立面。(工商時報方明報導)
【更多工商時報新聞】
女股神狂買輝達小金雞!CoreWeave回檔逾4成 分析師為何喊出翻倍目標價?
美晶片管制重大轉向?輝達H200晶片輸中行不行 盧特尼克曝川普評估中
川普簽署《創世紀計畫》行政令 啟動AI版「阿波羅計畫」重塑美國科研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