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駐日代表謝長廷昨天在臉書發文,指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對身體有益,被解讀為替日本排放核廢水解圍,遭到網友痛批。毒物科教授表示,沒看過對人們健康有益的相關數據。
示意圖/資料庫
謝長廷昨日晚間在臉書寫道,世人對放射性的議題有些敏感,其實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反而對身體有益,例如北投溫泉、日本玉川溫泉,因為兩地溫泉都有一種特別的北投石,含有微量鐳,研究對健康有益。
此話一出,立即引發網友高度關注討論,根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教授顏宗海在受訪時表示,以醫學觀點來說,輻射物質一般不會對人體有好處,若無必要建議盡量不要接觸。顏宗海說明,輻射在大自然中無所不在,搭飛機、醫療等都可能接觸到低劑量的輻射,舉例來說,照一次胸部X光,暴露的輻射量為0.02毫西弗,而國際上認為除天然的背景輻射量,每人每年輻射暴露劑量,1年應不逾1毫西弗。
在謝長廷的言論中,是以「鐳」做舉例,顏宗海認為,一般人應避免各種非必要的輻射暴露,而鐳是科學家居禮夫人在1898年所發現的放射性物質,之後的研究,則顯示鐳可能沈積人們骨頭裡,增加罹癌的風險,以醫學觀點,人們應該盡量不要接觸。
至於微量的鐳對身體有益是否對健康有益?顏宗海則表示,他不願涉入政治紛擾,但以他而言,是沒看過鐳對人們健康有益的相關數據。
但若是論及「氚」對人體的危害,顏宗海也提醒政府應密切關注後續的影響。他解釋,氚在目前的應用範圍中,民眾日常生活中並不會受到其危害,但經過海鮮後攝入體內的危害則有致癌風險。
而根據漁業署指出,根據原能會資料顯示,若單純以海流來說,到台灣非常少量;今年開始檢測能量提高到每年3000件,從9月9月起也安排水試所的試驗船到北太平洋區域採集魚體和水,水產品到上市前經過完整檢驗,可讓消費者放心,目前未規畫逐批檢驗。國人大多食用的是沿近海魚種,北太平洋主要是秋刀魚,會加強秋刀魚的檢測,過去檢測50件以下,接下來會增加到8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