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三峽區日前(19日)發生重大車禍,78歲余姓老翁開車失控暴衝,造成3人死亡、12人輕重傷,震驚社會。事後傳出,肇事駕駛今年2月才剛完成高齡駕照換發,再度引發外界對「高齡駕駛」制度的質疑。

對此,長期關注高齡交通安全議題的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在臉書發文直言,高齡換照制度只帶來「虛幻的安全保障」,實際上可能讓長者更敢開車、進而導致事故率上升。
他指出,自2017年台灣開始實施75歲以上駕駛強制換照制度以來,雖然看似加強把關,但相關數據卻呈現反向趨勢——高齡機車騎士車禍死亡人數逐年攀升,從當年的493人增加到2024年的715人,包含自撞及與他人相撞的情況皆有成長。
沈政男強調:「換照制度讓老人家覺得自己有通過認證,反而更想開車,結果就是車禍增加。」他認為,與其鼓勵長者重新換照,應該引導他們主動繳回駕照,但這前提是政府需同步改善大眾運輸與替代出行選擇,否則對於交通不便地區的高齡者而言,「不騎車就等於沒了腳」。
他也指出,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後,交通問題的核心其實是「高齡照顧問題」,但相關政策與討論卻未將其視為優先議題。「日本經常發生高齡者開車釀禍的新聞,台灣正逐漸朝那個方向邁進,但對高齡風險與照顧問題,社會普遍缺乏意識與準備。」
目前三峽事故的詳細原因仍待進一步釐清,但此事件無疑再次敲響社會對高齡駕駛管理制度的警鐘。如何在保障長者生活自主與維護公共安全間取得平衡,恐怕已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