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跟我一樣耳朵很難相處嗎?」女星白家綺日前PO文求助,原來是今年穿完耳洞後,即使換純金耳環,還是覺得不舒服,想尋求保養耳洞的方法,引來不少粉絲獻計。
白家綺表示,因為小時候媽媽不允許,所以家中3姊妹完全沒穿耳洞,但戴夾式耳環常常會噴飛,或是突然掉下來,因此今年2月才終於穿了耳洞,解決了耳環噴飛的問題,沒想到卻發現自己的耳朵「很難相處」,戴耳環會不舒服。
「通常會懷疑她的純金耳環可能不是真的純金,一般最常見的過敏是鈷鎳合金過敏,」京硯皮膚科診所院長蔡逸姍推測,白家綺一開始戴耳環時沒有問題,可能是因為表面有鍍膜、保護層,但隨著配戴時間久造成保護層磨損,就可能讓鈷鎳合金接觸到皮膚,進而造成過敏、不舒服。
有些民眾建議白家綺可以擦金黴素藥膏或小護士藥膏,再戴耳環就不會過敏、發炎。但蔡逸姍表示,金黴素、四環黴素這類抗生素藥膏對感染有效,對過敏卻沒有用;甚至如果過敏的人擦小護士藥膏,還會因為有含薄荷成份,可能更刺激不適。
如果是過敏出現癢、流組織液的情況,擦抗生素藥膏沒有用,要靠外用的類固醇才能止癢。蔡逸姍建議,應該換不容易過敏的材質,「但如果她真的很喜歡這副耳環,也可以利用透明指甲油塗在耳環外層當作暫時的保護、阻隔,不過並不是長久之計。」
如果耳洞過敏,出現癢、流組織液的情況,首先就是要趕快把耳環拿下來,就醫拿正確的藥膏治療,並且挑選不易過敏材質的飾品配戴。
其實有耳洞困擾的人真不少,「很常遇到民眾因為耳洞過敏就診,其中接觸性皮膚炎就佔了過半比例,」蔡逸姍解釋,耳朵本來就是比較敏感的部位,以金屬接觸過敏來說,耳環產生症狀的比例是最高的,尤其鈷鎳合金是造成接觸過敏排行榜的前幾名。
許多民眾穿了耳洞,還特地到銀樓選購耳環,但沒想到耳朵成了不折不扣的「試金石」,K金及鍍金耳環都NG,尤其過敏是體質問題,如果選到不對的材質飾品,愈戴過敏情況會愈嚴重。
蔡逸姍指出,耳環材質挑選很重要,除了純金材質之外,其實矽膠或是不鏽鋼材質,也是比較不容易造成過敏的選擇,不過有些耳環雖然接觸的地方是純金材質,但其他部分像是墜飾、扣環不是純金,接觸到耳朵還是可能會造成過敏。
另外,如果是有蟹足腫體質、孕婦或是凝血功能異常、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的人,都不建議穿耳洞,「曾經遇過有病患不知道自己有蟹足腫體質,穿了耳洞之後長出了異常的增生組織,就像一顆乒乓球一樣大,」蔡逸姍說。
如果穿了耳洞,卻沒有好好清潔、保養,再加上免疫力不好,耳洞周圍的分泌物可能就會成為細菌的溫床,開始飄出異味,甚至疼痛、化膿、潰爛,嚴重還可能造成蜂窩性組織炎。
醫生也提醒,剛穿完耳洞有傷口的人,每天要用棉籤沾生理食鹽水把耳洞周圍的分泌物擦掉,並塗上抗生素藥膏,早晚各一次。要注意的是,穿完耳洞後,在傷口還沒癒合之前,要儘量避免水上活動。
蔡逸姍也分享她自身耳洞保養的方法,「睡覺的時候會把耳環拿下來,減少對皮膚的摩擦,耳針的部分用酒精消毒,耳洞可以用棉籤沾生理食鹽水擦拭,保持清潔,就能減少感染及飄出異味的風險。」
她也建議,如果是第一次穿耳洞的民眾,還沒學會清潔、保養方法,最好別穿太多洞,會增加感染風險;也不建議在耳骨、耳殼上穿洞,因為這個位置血液循環較差,感染風險和疼痛度都比較高。
另外,對於時下流行的大耳洞,蔡逸姍也直搖頭,表示這種耳洞老了會鬆垮,甚至會裂開、斷掉,也曾遇過有病人來就醫,要求把耳洞縫起來,但已經回不去最初的原貌了。
提醒民眾,路上常見的「代客穿洞」首飾店穿耳洞,恐有交叉感染的風險,最保險的做法是到皮膚科診所穿洞,雖然價格較高,但衛生及專業知識都相對足夠,也要記得穿完耳洞後好好保養,否則不但無法讓自己外表加分,反而帶來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