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即將到期,台灣卻仍是亞洲極少數尚未獲知關稅名單的國家之一。根據在野黨21日公布的民間版關稅衝擊影響評估期中報告指出,政策不確定性已成為企業主要困擾因素,導致25%企業暫停增員計畫,23%企業考慮將部分產能轉移海外,以降低潛在衝擊。

這份由國民黨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與民眾黨政策會共同進行的調查,在前台大校長管中閔擔任召集人下展開。調查期間為6月13日至7月15日,共回收286份問卷,經資料清整與比例重分配加權後,最終有效樣本為238份。
調查結果顯示,電子零組件與機械設備等出口導向型產業對關稅不確定性特別敏感。超過五成受訪廠商表示,即使關稅政策尚未實施,其直接或間接對美業務已受到實質影響,主要反映在營收下滑與成本上升等面向。
管中閔指出,在美國尚未公布對台關稅政策內容的情況下,企業面臨兩大高度不確定性:「一是關稅本身內容與稅率無從掌握,二是政府後續是否推出補助或支援機制未明朗。」
國政基金會經財組召集人林祖嘉則表示:「政府至今未公開任何談判內容,讓產業界與國會無從掌握實質進度。各國遭課徵關稅高達25%至50%,若台灣在『從零開始談』主張下,是否意圖全面開放,政府必須清楚交代。」他進一步強調,任何關稅調整均須經立法院同意,若協商過程持續黑箱,未來在國會將難以取得足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