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森:以前民進黨「大辯、小辯」 現在網軍「大便、小便」

分享:

已退休的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近日頻繁臉書發文評論時事,主題從京華城案圖利罪爭議到台北市長選舉再到台肥董事長人事,他今(4)日再發文感嘆民進黨內民主文化不再。

張景森資料照。(圖/中天新聞)
張景森資料照。(圖/中天新聞)

張景森臉書4日發文:「最近我在臉書連發政治文章,其中有幾篇談民進黨。這些都是我多年來的觀察與想法。退休後忙著跑步、爬山、龍舟、舉重、倒立,快樂的不得了。但個人越快樂,心情反而越沉重,時不時就浮在眼前一個問號:我們能留給子孫如此幸福快樂的生活嗎?最近東北季風起來,台北北部連日多雨,山徑泥濘,上不了山。有些步道積水太深,爬山竟然必須在步道上游泳!家事也不多,碗盤一下子就洗完了,我的擔憂促使我把腦子裡的東西一篇篇寫出來。出乎意料的是得到巨大的回響。綠營朋友回應最多,但是最特別:沒有看到派系網軍批我。」

張景森資料照。(圖/翻攝張景森臉書)
張景森資料照。(圖/翻攝張景森臉書)

張景森稱:「朋友多半改用私訊給我回應。有人說,這陣子的文章是他們的心靈雞湯,讓他們還有留在民進黨的理由。有人問:黨內大頭會看到嗎?你不是有管道,為何要用臉書?你知道你打到誰了嗎?要小心!但是大部分的人是說:你講出我們不敢講的話!老實說,這些反應讓我感到困惑:DPP的人什麼時候變得不敢講話了?我經歷黨外年代,當時面對國民黨的鎮暴、迫害與牢獄,對外作戰絕對團結一致,但內部討論都是大鳴大放,思想與路線之爭可謂五花八門,到處都能看到關於台灣前途的『大辯、小辯』。但是看看現在網路上的討論活動:知識含量等於零、理性邏輯等於零、只剩下網軍為了殺伐對手、塗抹對手的『大便、小便』!(OS:讀到這裡你還不笑,滾!)」

張景森資料照。(圖/翻攝張景森臉書)
張景森資料照。(圖/翻攝張景森臉書)

張景森再稱:「民主理性的思辯為什麼重要?因為政治和社會發展像在山區開車,大轉彎會翻車,油門、煞車互相使用,轉彎才會安全;沒有民主與討論,就少了剎車過彎的機制,只能等待某個時刻車毁人亡。我自己的原則很簡單:認真研究、仔細思考、有話直說。有的人因此很討厭我,但也有人因此信任我。這端看對方怎麼看待不同聲音的人。」

張景森表示:「我期待DPP恢復黨內的民主文化。我期待DPP用合理機制取代派系寡頭密室運作。我期待黨公職效法賴總統退出派系運作。我期待黨員把國家的前途放在黨派系利益前面。在政治攻防當中,嚴守民主政治的基本防線,例如尊重多元價值、維持司法公正。我期待派系考慮自己解散。至少應該公開宣布不應該介入政府的公營事業的人事。我期待黨領導層對DPP組織運作的現代化多用一點力氣。尤其是人事任用制度,無論是黨職或公職,都要制度化、公開化、可檢驗。台北的雨季還很長,希望很快可以出去運動。不用在這邊寫臉書!」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