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季氣溫下降,許多民眾喜歡到三溫暖放鬆身心。研究證實,規律使用三溫暖不僅能舒緩壓力,還能增強細胞中的粒線體健康,有助於抗老化。然而,心臟病患者、孕婦、易脫水者或有急性感染症狀者,應避免使用三溫暖,以免加重身體不適。

功能醫學醫師許嘉珊在臉書發文指出,粒線體就像人體的「細胞能量發電廠」,與新陳代謝及運動表現息息相關。擁有功能健全的粒線體,是身體抗衰老的重要關鍵。研究發現,規律使用三溫暖能觸發身體「熱適應」機制,進而增強細胞中的粒線體健康。
許嘉珊表示,反覆的熱適應是一種正向壓力訓練,能提升粒線體生成品質、增加熱休克蛋白,改善細胞能量利用,並啟動修復與更新機制,讓身體在活動時更省力且持久。研究顯示,身體需連續多天或數週接觸熱環境,但非極端高溫,且每次達到一定的出汗量和體溫上升,才能產生效果。
對於想養成泡三溫暖習慣的民眾,許嘉珊建議初期在蒸氣室或烤箱的停留時間不宜過長,待逐漸建立耐受度後,再挑戰較長時間。她特別提醒,心臟病患者、孕婦、易脫水體質者及有急性感染症狀者,應避免使用三溫暖,以免身體不適。

衛福部國健署官網資料也指出,除了心臟病患者外,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或老年人在使用三溫暖時,需視身體狀況適時停止,避免脫水甚至熱衰竭的風險。
關於一般人使用三溫暖的適當時間,泌尿科醫師朱信誠曾在臉書分享影片中建議,單次時間控制在8至12分鐘為宜。若覺得溫度過高,可從6分鐘開始練習,但不應超過15分鐘。他還提到,在睡前1至2小時使用三溫暖,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