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珞曦/綜合報導
稚子何辜!新竹1名9個月大男嬰出生後,生母因沒有能力和意願撫養,轉由3名同事代為照顧,如今男嬰亟需手術,但新竹縣、市的社會處和親屬互踢皮球,壓力全落在代照顧者身上。

賴姓照顧者表示,游母懷孕6個月時,即向新竹縣府的社會福利服務中心透露自己既沒能力、也無意願撫養游童,希望小孩出生後可以由政府協助安置。後來游童出生第3天,游母便把孩子交給3名同事輪流照顧,生活、醫療等開銷,全由3名照顧者與愛心人士分擔,游母自己只在申請育嬰補助手續出面約3次,其他都僅靠LINE偶爾聯絡。
賴姓照顧者說,這9個月來,社福中心只有前期訪問過幾次,近2個月未再聯繫,也並未提出後續安置規劃,游母甚至1度打算帶游童輕生,社工才緊急通知照顧者不能將男嬰交給游母。
游童3個月前又遭診斷出尿道下裂、陰莖彎曲,醫師建議1歲前安排手術,然而這項醫療與照護需求,已超出照顧者們的負荷範圍。他們也擔心,游母情緒不穩定且本就不願撫養孩子,政府社福單位未來若以行政流程或資源不足等理由,強制要求游母自行照顧游童,後果不堪設想。

新竹市議員黃美慧接獲通報,直言「我有點遺憾」。黃美慧痛批,先前已請社會處協助安置游童,但新竹市社會處將案件轉給新竹縣社會處,4月下旬社福中心又打電話稱「給他們一點時間」,「『這一點時間』已經9個月了,這9個月當中到底做了些什麼」?她指出,眼下政府不應再分彼此,社福單位的當務之急,應以處理游童的急迫性醫療問題為重。
對此,新竹縣府回應表示,他們一直在聯繫全國兒少機構、縣內符合資格的安置保母,也曾詢問游母親屬是否有意願協助照顧,並由縣府代為申請照顧費用。但兒少社福單位都沒有照顧床位,親屬也表示「無能為力」,游母也多次以工作或健康等理由,沒有出面商討幼童照顧事宜。
新竹縣府指出,若本案扶養義務人游母持續不出面商議照顧計畫,影響幼童安全及健康,本府將啟動緊急安置措施,並依兒少權法處置。同時持續連繫游母和照顧者、其他可能替代照顧的親屬,針對照顧計畫進行討論,幫助游童得到妥善照顧。
《中天關心您|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24小時安心專線: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