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標要治本、少子化國安危機不可忽視

分享:

作者:蘇品叡(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少子化的議題已經討論了十幾年,但是台灣的問題卻是雪上加霜,甚至榮登了世界第一,比熟知的東亞國家如日本、韓國情況還嚴峻。但我們現在的蔡政府做了什麼政策去緩解?從數據面來看就是一直惡化的趨勢,蔡政府整體出生率還比馬政府時代還要低,馬政府時代還有在2010-2012年完成出生人口數逆勢上升的趨勢,但蔡政府執政後,每況愈下,直到去年2023年國發會的統計數據來看,台灣出生人口數約13.9萬人、死亡人數預估是20.7萬人,生不如死的情況加劇台灣未來所有社會福利政策的負擔。

少子化已成國安危機,如何推出政策使人民有感成執政者挑戰。(圖/Freepik)

少子化是嚴重的國安危機,試想未來的勞健保、退休金制度,在2025台灣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的趨勢後,相關的長照支出預算激增,可是社會勞動力會嚴重不足,到時候就會出現社會系統無法負荷的情況,因此侯友宜在日前論述少子化的問題時,提到是嚴重的國安問題,是很貼切的描述。

而他也提到保障生育權利,全面補助凍卵政策,在方向上也是正確,隨著晚婚趨勢,很多女性是有生育意願,但希望能夠延遲生育,此舉保障有生育意願者的權益。另外引起討論的生育三胎家庭,可領一生一次的百萬補貼用於住屋需求,此舉就是鼓勵生育三胎以上,依照台灣目前生育替代率低於已開發國家正常替換的2%,因此生三個以上的家庭是需要被特別的鼓勵,從各縣市的生育補貼加碼鼓勵的趨勢就可以端倪。

國家的未來要掌握在敢生育的人手上,因此除了鼓勵生育、完善0-6歲國家養的政策外,如何透過制度性的安排讓平均生育率增加就是一大課題。而台灣另一方面也需要解決薪資停滯成長、物價飛漲帶動的育兒成本上漲的問題。

舉例來說一位上班族,月薪5萬元在20年前的台灣還可以辛苦一點買房成家立業,但房價漲了三倍、物價也飛漲許多,同樣條件的工作職位卻還是一樣領五萬元,台灣過去因為一些經濟政策,內卷發展的經濟結構,造成房地產飆漲,但實質薪資卻無成長的結構,從數據來看,出生率較高的區域也是集中在平均收入較高的新竹縣市區域。

想起2012年,當時蔡英文的競選廣告點出這個問題,但是十一年過去了,他們也順利完全執政了快八年,房價卻漲得更兇、物價也更兇,而政府亂花錢的爭議卻是一直層出不窮。看看民進黨這些年的執政到底做了什麼去改變結構性的問題,還是維持治標不治本的撒幣政策?尤其現在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過去在當行政院院長時,就說要解決少子化問題,可是多年過去,他當年到底規劃了什麼解決結構性問題的政策,台灣社會面臨,物價上漲、房子飛漲、出生率凍漲的窘況,沒有任何改善的趨勢,不也就證明現在的執政黨能力不足嗎?或許我們需要一個敢真的破壞結構的改革者上任,才有改變的可能吧!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