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內第3位總理!泰國政局動盪 前防長接任代理總理

分享:

泰國總理貝東塔(Paetongtarn Shinawatra)因泰柬「錄音門」事件遭憲法法庭暫停職務,使政壇陷入動盪。該國今(3)日迎來一週內的第3位總理,由前防長普譚(Phumtham Wechayachai)接任代理總理。

泰國代理總理普譚。(圖/美聯社)
泰國代理總理普譚。(圖/美聯社)

《法新社》報導,貝東塔被停職後,她的權力移交給身兼交通部長與副總理的蘇里雅(Suriya Jungrungreangkit),但蘇里雅上任僅一天,內閣就進行改組。

普譚今日上午在泰王的主持下,宣誓就任內政部長的同時,也接下蘇里雅的副總理職務,成為代理總理。根據泰國政府發布的聲明,新內閣已在首次會議中通過由普譚擔任代理總理。

貝東塔抵達曼谷政府大樓,宣誓就任文化部長。(圖/美聯社)
貝東塔抵達曼谷政府大樓,宣誓就任文化部長。(圖/美聯社)

現年71歲的普譚因在1970年代參與左翼青年運動而獲得「大同志」(Big Comrade)的綽號,他被視為貝東塔及其父親戴克辛(Thaksin Shinawatra)的忠實副手。在此之前,他曾擔任國防部長和商務部長等要職。泰國去年爆發總理危機時,普譚也曾擔任了一段時間的代理總理。

此次政治風暴源於貝東塔在處理泰柬邊境衝突時的一段外交通話錄音遭洩露。今年5月,兩國長期的邊境爭端升級為武裝衝突,造成一名柬埔寨士兵死亡。而貝東塔在與柬埔寨前領導人洪森(Hun Sen)的通話中,不僅稱呼對方為「叔叔」,並將一名泰國軍事指揮官形容為「對立面」,引發軍方不滿。

一個保守派政黨因此退出執政聯盟,指責貝東塔向柬埔寨卑躬屈膝,損害軍方尊嚴。憲法法院1日做出裁決指,「有充分理由懷疑」貝東塔在外交糾紛中違反部長道德規範,決定自7月1日起暫停貝東塔總理職務,並對其展開調查。

在被停職之前,貝東塔已在新內閣中為自己安排了文化部長的職位,這代表著她仍將穩居權力高位。在內閣更迭之際,泰國正努力提振低迷的經濟,並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來避免川普即將實施的36%關稅威脅。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