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古坑鄉草嶺村因山崩導致清水溪阻塞,8日形成堰塞湖,災害應變中心緊急開設1級應變,並預警性撤離約80名居民,草嶺國小也因交通中斷停班停課。然而,經連日豪雨沖刷,堰塞湖水位已大幅下降,壩體出現72公尺寬水道恢復河川通洪能力,第4河川分署10日傍晚宣布警戒解除,民眾可恢復正常生活。

雲林草嶺堰塞湖「潰湖危機」解除,水位大降23公尺恢復通洪。(圖/水利署第4河川分署提供)
堰塞湖由豪雨引發的土石滑落形成,壩體高約60公尺、長320公尺,估計體積達215萬立方公尺,蓄水量超過2,200萬立方公尺。草嶺村長陳兵通指出,9日下午堰塞湖開始溢流,10日仍持續,根據過往經驗推估,堰塞湖可望在數日內自然消退。
由於堰塞湖曾有潰堤風險,雲林縣政府曾封閉草嶺段縣道149甲及清水溪橋,以策安全。如今水位下降、河道穩定,災情解除,相關交通管制及學校停課措施將可望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