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就有「和風洋膳」或「洋風和食」,又有「法日混合」,總覺得東方人要「洋氣」,但是我對於這ÉCRU日本籍主廚飛松裕之新餐廳表示以上皆非,是純法料理。這表達是很堅定的,要純法血統的並不容易,因食材取得不易,除非特案辦理如許久之前,在台北的「布列塔尼之夜」,全部都用當地食材空運來台的一場演出,但這無法成常態。
回想我美食之路之起跑點就在「純法料理」巴黎400年歷史的「銀塔」( La Tour d’Arqent),有其巴黎的經典崇高地位,已不在乎米其林星星的議題。正如京都「瓢亭」,也退還三星獎座並拒絕再被評鑑,同樣也是400年歷史的國寶餐廳。因這些超級人瑞不作世界第一只作唯一,不願與其他米其林三星並列,說得硬氣有道理,那兩家有400歲的,認為200多年的米其林是否有資格來評鑑,時空背景是一大差距。也會不會是逆向思考宣傳效果的妙招呢?特別提及銀塔的偉大是要帶出亞都麗緻「巴黎廳1930」,曾在銀塔吃過純法料的傳奇「血鴨」,我鴨子的編號是892252是在1999的冬天。然而在那年代台灣純法料理像樣的五根指頭算得出來,更不要說有和風洋膳這玩意了,但聽聞台北亞都麗緻「巴黎廳1930」有賣台灣唯一的「血鴨」,而且限量一天只一隻,那是30年前還沒與高山英紀合作。這意指巴黎廳從始至今都是純法未曾變過,也不想隨時代潮流而調整。
新聘日本大師「高山英紀」為總監,就成「巴黎廳1930×高山英紀」,於2022年首度獲米其林一星獎,當時主廚亦是日籍的飛松裕之,後來短暫回日本後很快便又再臨台灣。準備為第二個故鄉落地生根了,於2023年成立了ÉCRU,到十月就要滿兩年了,才開幕便獲得了米其林的推薦。自創品牌但還是純法料路線,但會多些個人風格,純法但極簡風。由東區巷弄各潮店的多樣性中,出現一白色極限少的門面,已經預告這門後即將發生的情事,尤其是空蕩蕩無一物的小小廣場僅有一獨立──橄欖樹,就為這異國風情定調了。






以上精彩內容是否讓您食指大動?
完整美食內容就在延伸閱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