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徵的錢怎麼花? 學者反對「普發現金」:恐造成物價波動

分享:

記者陳奕劭/綜合報導

今年稅收超徵逾4500億元,財經名人謝金河建議把支票寄到家。但經濟學者反對「普發現金」,因為容易造成物價波動,且對經濟刺激效果不大。學者建議,多的錢可用於補貼特定族群或留到明年「刺激經濟」。

多的錢怎麼花?財經名人謝金河建議把支票寄到家。(示意圖/Pixabay)

社會關注多出來的4500億的用途,根據《自由電子報》報導,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表示,超徵就須還稅於民,但兩者應分開來看,例如過去發放消費券,就代表當時超徵嗎?退一步說,假設今年沒有超徵,但經濟環境差,難道就不用紓困了嗎?

他坦言,現在氛圍有點「民粹化」,邱俊榮指出「稅收問題不應淪為個案式的喊價。」他建議財政部藉此討論「制度化」超徵的處理方式,「因為經濟不佳時,受衝擊者需要幫助」。

邱俊榮反對政府發放現金或消費券給全民,「因為今年整體經濟是外需受到衝擊,內需不如前兩年弱勢,若發放消費券較難達到拉抬經濟的效果。」

邱俊榮也說,普發現金會有2大問題,首先台灣面臨通貨膨脹,發放現金有如下「錢雨」,容易造成物價波動;其次普發現金無法排富,所得分配的效果較差。

邱俊榮建議針對受衝擊民眾救濟,「最好的方式是搭配既有的所得稅制,例如免稅額提高,或是低所得稅率降低」。

政大財政學系特聘教授連賢明表示,疫後內需產業逐漸復甦,普發現金或消費券對國內景氣不會有太大刺激效果。

連賢明建議針對特定族群發放補貼,例如中低收入戶、養育孩童者等,也可以考慮把這筆經費留到明年,作為明年「刺激經濟」的手段。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