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天冷除「心血管疾病」!醫曝「憂鬱」患者暴增近3成

分享: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面對寒流低溫,一般民眾會注意心血管疾病或腦中風的風險,忽略冬季低溫也容易出現莫名憂鬱、哭泣或暴食,甚至有輕生的想法。

冬季低溫容易出現莫名憂鬱、哭泣或暴食,甚至有輕生的想法。(圖/pixabay)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身心科蘇柏文醫師發現近日低溫寒流,因憂鬱或自傷行為至門急診求助民眾明顯增加近三成,特別是原本就有身體慢性疾病的人憂鬱無望感更為強烈。原本就在接受憂鬱症治療的民眾也切勿自行停藥或中斷諮商,才不會讓自己天冷心更冷。

蘇柏文指出,冬季因為日照時間減少,有些較敏感的民眾體內血清素和褪黑激素受到影響,便容易出現季節性憂鬱。有求診民眾自覺生活上沒有太大的壓力,感到近幾週經常莫名心情低落想哭泣,特別想要吃甜食緩解憂鬱情緒,晚上不好入睡,白天又想賴床,也不想跟同事朋友聊天互動,這要注意可能是季節性憂鬱的症狀。通常經過藥物治療約兩週後,情緒會明顯改善,睡眠狀況與人際互動也會逐漸回覆到之前的模樣。

冬季因為日照時間減少,有些較敏感的民眾體內血清素和褪黑激素受到影響,便容易出現季節性憂鬱。(圖/pixabay)

蘇柏文也提到,對抗季節性憂鬱,除了注意保暖和保持規律作息外,鼓勵民眾生活上建議好天氣時增加日照,飲食上則要多補充富含血清素食物(如香蕉)、富含有OMEGA-3的魚類(如鮭魚),或是補充堅果類食物,對於改善憂鬱情緒都會有幫助。如果憂鬱情緒已經持續超過兩週以上或是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及早尋求專業協助,或向各縣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諮詢附近的專業醫療資源,陪伴你寒冬健康不憂鬱。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