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向美國採購的500枚肩射式刺針防空飛彈,預計在2025年底前可全數完成交貨。根據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26)日審查的國防部預算解凍報告指出,這批飛彈採購案原本因新冠肺炎疫情與烏俄戰爭影響而延宕,經過海軍自2021年起向美方提出11次稽催,並正式向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提送2次抗議信函,要求更換專案經理後,終於確定運交時程。

這批刺針飛彈是代號「遊龍計畫」下的一部分,該專案由海軍統籌,結合陸軍需求,在2017年至2025年間編列新台幣133億7523萬元,向美國採購178套發射器及500枚刺針飛彈。
FIM-92型刺針飛彈是採用紅外線導引的防空飛彈,具備射後不理特性,最大射程可達4000公尺,最大射高3800公尺,最大速度為2.2馬赫。這款飛彈以其輕便、易於攜行的特點聞名,在1980年代阿富汗戰爭中曾讓前蘇聯航空部隊遭受重創,因此獲得「直升機殺手」的稱號。
值得注意的是,陸軍也計畫增購1985枚刺針飛彈。對此,陸軍司令部表示,考量敵情威脅日益嚴峻及國土防衛作戰需求,已規劃以原案方式進行增購,執行期程將延長至2031年,目前正在進行增購需求信函製作,預計在2025年第一季遞交美方。
美國對我國使用刺針飛彈的管制相當嚴格,美國在台協會(AIT)每年都會派員定期查驗軍方庫存,並且反對國軍將這款飛彈部署南沙太平島。不過,在美方長期評估台灣的武器控管成效後,歐巴馬總統在卸任前決定售台肩射刺針飛彈,打破了過去因政治及武器控管因素而拒絕出售的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