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6九合一選舉大約還剩1年時間,其中高雄市長部分,近期國民黨立委柯志恩接連揭露包括大樹光電場、美濃大峽谷、大寮農地等案,聲勢逐漸看漲。對此,資深媒體人陳鳳馨表示,起初她對於柯志恩「只能夠有限的樂觀」,但最近風向變了,她指出有3大原因,讓柯志恩當選高雄市長的機率大大增加。

陳鳳馨12日在中天新聞政論節目《大新聞大爆卦》指出,她起初對於柯志恩選情「只能夠有限的樂觀」的原因,一部分是限於前市長韓國瑜在2020年帶職參選總統,使得原本轉頭韓國瑜的選民,對於國民黨信任度降低,是柯志恩此次選的硬傷;其次,柯志恩是大學教授出身,相較於韓國瑜善於和市民「交陪」、「開槓」的直來直往性格,柯志恩的學者形象恐怕無法做到,此為第二個硬傷。
不過,陳鳳馨話鋒一轉,她提到身為屏東人的柯志恩,不但在高雄市設籍並長時間駐守,每天高雄和立院來回往返,她用強大意志力,化解在地鄉親對她是否存有「落跑」的疑慮。

其次,屏東同鄉會是高雄當地的三大同鄉會之一,這也替柯志恩選情提供一定基礎。第三,近期高雄各地里長,包括美濃和大樹等區,都開始傾向找柯志恩反映當地問題,而非在地的民進黨立委,這也顯示在地居民對於邱議瑩等綠營立委開始產生不信任感。

陳鳳馨直言,「現在高雄在地鄉親開始選擇相信一個,和我的語言方式不是那麼親近,但看起來『卡認真』的人」,柯志恩不需要為了選舉去改變自身個性,只要她「認真接地」,讓民眾能感受到她做事認真的態度。加上台灣受到風向因素,中南部每年10月至隔年4月,是空污最嚴重時期,而地方選舉通常都在年底,所以能源政策就會成為民進黨候選人的硬傷,因此她認為柯志恩要當選市長的機率已經大大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