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3架MiG-31戰機於13日未經許可進入愛沙尼亞領空達12分鐘,引發愛沙尼亞外交部強烈譴責,形容此舉為「公然挑釁」。事件發生後,愛沙尼亞政府已正式啟動北約第四條,要求成員國就此舉行緊急磋商,提升區域防務警戒。

根據愛沙尼亞官方通報,該批俄軍機從東北方進入愛沙尼亞領空,在芬蘭灣上空停留約12分鐘,未提交飛行計畫、關閉識別器,且未與塔台保持雙向通訊。期間,北約聯盟迅速反應,由芬蘭戰機首先進行攔截,駐防愛沙尼亞的義大利F-35則隨後介入,護送俄機離境。
北約發言人表示,聯盟即刻啟動空中防禦行動,此次入侵「再度證明俄方行為魯莽」,並強調北約具備快速應變能力。義大利、芬蘭與瑞典空軍均有出動軍機,執行東翼增援任務。

俄羅斯國防部則否認有領空侵犯行為,聲稱相關戰機當時執行「例行性飛行任務」,飛行路徑全程位於中立海域上空,距離愛沙尼亞的范德魯島超過3公里,符合國際空域規範。
愛沙尼亞總理米哈爾(Kristen Michal)在事發當日召開緊急會議後宣布,政府已決定依據北約條約第四條,要求聯盟啟動磋商機制。「我們認為對任何挑釁行動的回應都必須團結且堅決,與盟國共享情資、協調行動是當務之急。」

北約第四條規定,任一會員國若認為自身安全受到威脅,可要求聯盟成員展開緊急磋商。這是本週內第二次有成員啟動該條文,上一次為波蘭因俄羅斯無人機入侵領空提出。
愛沙尼亞外交部除召見俄國代辦表達抗議,外交部長兼歐盟高層外交官卡拉斯(Kaja Kallas)也於社群媒體發文表示,此次入侵是「極度危險的挑釁」,並指出今年以來,俄方已四度侵入愛沙尼亞領空。
卡拉斯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丁正在「測試西方的決心」,歐洲不應展現任何軟弱。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也強調,面對升高威脅,「我們將加強東翼防線,堅決回應每次挑釁。」
愛沙尼亞國防部長佩夫庫爾(Hanno Pevkur)受訪時強調,俄軍滯留愛沙尼亞領空12分鐘前所未見,「我們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將他們驅離」,並呼籲北約應進一步強化東翼空防,「愛沙尼亞就是北約的前門」。
愛沙尼亞駐英大使薩科夫(Sven Sakkov)也表示,應採取「清晰且具體的行動」,強化對東翼空域的防護。他補充說:「若我們必須獨自面對這樣的局勢,確實會感到極度憂慮,但愛沙尼亞人民依然堅定守護國土。」
事實上,近一週內俄軍無人機連續闖入波蘭與羅馬尼亞領空,令地區局勢再度升溫。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指出,僅上週就有19架無人機入侵波蘭空域。羅馬尼亞國防部則通報,有俄軍無人機於多瑙河攻擊烏克蘭設施時短暫進入其雷達偵測範圍。
儘管俄方辯稱入侵為意外,或是導航系統受干擾所致,北約仍決定調派更多戰機與軍力進駐東翼,包括英國、法國、德國及丹麥均參與波蘭空防行動。法國戰機本週一也曾因應另一潛在入侵狀況而緊急升空。
美國總統川普對此事件表示關切,稱「這可能是個大麻煩」,並表示稍後將聽取簡報後再做進一步說明。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俄軍機再闖愛沙尼亞領空12分鐘 愛國政府尋求北約緊急磋商
【延伸閱讀】
19歲烏克蘭少年「喬裝老奶奶」裝炸彈 企圖暗殺俄軍工業高層遭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