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流感疫情自9月開始升溫,新冠病毒也蠢蠢欲動,預計10月可能再度流行。疾管署指出,10月1日起流感及新冠公費疫苗已全面開打,但65歲以上長者中,重症死亡率高達25%,其中近9成未曾接種相關疫苗,顯示疫苗防護的重要性。

疾管署急性傳染病組長楊靖慧在8日的記者會上表示,疫苗接種是長者避免重症及死亡的重要手段。然而,台灣的新冠疫苗接種率相較於其他先進國家偏低,許多民眾對副作用有所顧慮。楊靖慧強調,根據近年數據,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的不良事件通報數量差異不大,安全性有科學支持,民眾可安心接種。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預防保健及慢性病防治委員會教授吳至行說明,相較於流感,新冠病毒引發的急重症風險更高,患者進入加護病房的機率高出兩倍。此外,新冠病毒可能損害多個器官,留下長期後遺症。根據國外研究,全球約36%的患者在康復後3個月仍出現咳嗽、疲倦及腦霧等症狀,持續至少2個月,嚴重影響生活。

吳至行進一步指出,許多民眾僅接種流感疫苗,卻忽略新冠疫苗。他強調,流感與新冠是兩種不同病毒,尤其對高風險族群而言,感染後絕非小感冒可比,因此兩種疫苗都應完整接種。記者會上,藝人陳美鳳也以衛教大使身份現身,呼籲民眾接種「左流右新」疫苗,加強防護。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根據統計,7日流感疫苗接種數達20萬5245劑,今年累計接種數為127萬3028劑,是去年同期73萬503劑的1.7倍。而新冠疫苗7日接種數約5萬2826劑,今年累計接種數35萬5540劑,為去年同期18萬9670劑的1.9倍,顯示民眾對疫苗的接受度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