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共存≠轉折點!疫情近尾聲現危機…WHO警告:下個變種更危險

分享:

記者易軍堯/綜合報導

跟Omicron「BA.1」病毒株相比,BA.2的傳染力更高,是BA.1的1.5倍。(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專家指出疫情接近尾聲一定程度象徵著全新危險的到來。(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2)日公布國內新增5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例本土個案及37例境外移入,另外面對Omicron蔓延,丹麥、挪威也正式解除防疫限制開啟共存模式,對此國際專家學者也紛紛給初了看法。

雲林科技大學名譽教授蘇南指出,採取各項防護來阻絕、抑制病毒傳播,可反映在R0數據上去得知成效,只要R0值大於1就有傳播風險,最有效的控制方法就是各項防疫政策及個人防疫手段,因此若過早進入共存、無為而治的階段是相對危險的。

面對肆虐全球至今已逾2年的新冠病毒,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下一個新冠變異株將會比如今的Omicron有更強的傳染力,澳洲雪梨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全球生物安全教授雷娜·麥金太爾(Raina MacIntyre)也表示,目前新冠病毒仍有一定衝擊,若能將R值維持在1以下,才真的到了可以與病毒共存的時間點。

而許多人對於疫情流行、地方化有一個錯誤的認知,那就是流行只能說是病毒一直存在、從來沒有終結過,美國肺臟協會(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也說明,要能與病毒共存、就要讓新冠病毒成為地方病,而要讓新冠成為地方病,那就要足夠多的人對病毒產生免疫保護的能力。

至於增加群體免疫的最有效辦法,不外乎就是盡可能的接種疫苗,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也於上月24日公開表示,雖然目前無法斷定,但倘若大流行真的已經接近尾聲,那危險性無疑增加許多,呼籲民眾盡快接種第3劑疫苗增加、維持抗體對抗疫情。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