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5日公布最新消費者物價指數,8月份豬肉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8.09%,創下18個月以來新高。這波漲勢不僅影響民眾荷包,更適逢中元普渡前夕,引發市場關注。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指出,豬肉價格上漲主要受到三大因素影響,包括風災導致豬舍淹水受損、夏季高溫影響,以及疫病干擾。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豬肉每公斤平均批發價維持在90多元,7月後突破100元,8月楊柳颱風來襲期間更一度飆升至110元高點。
在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中,除了豬肉外,麵包及牙膏價格也分別上漲4.15%及3.78%,推升整體民生物資年增率達2.32%,同樣創下18個月以來最大漲幅。
主計總處表示,隨著供給量逐步調節,8月下旬豬肉批發價已回落至每公斤103.2元。預估中元節及中秋節期間,豬肉供應量將維持穩定,供給無虞。
在主計總處監測的368個查價項目中,有266項出現上漲,其中漲幅超過雙位數的項目包括蔥(39.86%)、金飾及珠寶(18.23%)、木瓜(17.50%)、甘藍菜(14.97%)及胃腸藥(11.9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