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T提「台灣地位未定論」 歷史學者解密驚人真相

分享:

美國在台協會(AIT)於9月12日晚間回應媒體詢問時表示,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及《舊金山和約》等文件,均未決定台灣最終的政治地位。對此說法,著名歷史研究者張若彤提出歷史觀點進行分析。

美國在台協會(AIT)日前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圖/資料照)
美國在台協會(AIT)日前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圖/資料照)

張若彤在臉書專頁表示,這種「地位未定」的論述,與19世紀初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歐洲大國建立的「協調機制」(Concert of Europe)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時英國、奧地利、俄國、普魯士和法國等大國建立此機制,目的並非為了正義或民族自決,而是為了在「分贓」過程中減少摩擦。

美國在台協會。(圖/資料照)
美國在台協會。(圖/資料照)

張若彤進一步解釋,「地位未定」的狀態使大國得以將議題擺上談判桌,作為未來交易的籌碼。他強調,這種模糊性對缺乏實力的小國而言並非保障,反而可能使其命運受制於大國的利益算計之中。

針對大國聲稱「沒有結論」的態度,張若彤認為表面上看似中立,實則是一種刻意的不表態。這種策略除了製造不確定性外,更可能導致當地民眾因對未來的不同期待而產生分裂。

張若彤特別指出,在國際政治中,大國介入從不需要以「地位未定」作為藉口,其本質並非為了保護小國,而是為自身利益預留操作空間。

留言衝人氣 10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