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怎麼分期?國健署:30%癌症可預防

分享: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看了這麼多癌症病例,你知道癌症依照什麼分期嗎?國健署指出,癌症依照病程分為0-4期,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其中有30%-5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

國健署在臉書粉專「國民健康署 」分享,每種癌症都會有不同的病程階段,因此不同癌症分期並不相等。

第0期:稱原位癌,變異細胞尚未擴散到附近組織也不具侵略性

第1期:表示腫瘤較小且尚未擴散轉移

第2期:腫瘤較大,有些癌症類型此期已擴散至附近淋巴結,但尚未開始擴散到周圍組織。

第3期:癌細胞不斷增生腫瘤較大,可能已經深入附近組織淋巴結,但尚未擴散至其他器官。

第4期:代表癌細胞藉由循環流竄全身,已經擴散到身體的遠處器官。

另外,國健署也分享了防癌十招,

1.拒菸、拒檳,避免過度飲酒

使用菸草不僅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也會致癌,與酒精類飲品併用時,更是加劇對人體的危害程度;而檳榔子(菁仔)亦屬於第一類致癌物,嚼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除了菸和檳榔,實證顯示過度飲用各種酒精性飲料,如:紅酒、白酒、啤酒等都會增加罹癌的風險,所有癌症的死亡人口中亦有3.6%的比例與飲酒有關,過度的飲酒不僅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也會導致肥胖。

(圖/photoac)

2.維持健康體位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過重和肥胖是僅次於菸害的最重要已知的可避免之致癌因子,體重過重容易增加罹患大腸、乳房、子宮內膜、胰臟、腎臟、胃、食道及其它部位的罹癌風險。

3.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每天運動30分鐘就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研究顯示,每天規律運動除了可以增強免疫和消化系統,也可以幫助體內的荷爾蒙維持穩定,以降低罹癌的風險。

4.有計畫的攝取蔬果五穀,減少紅肉和加工肉品

研究顯示,多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等植物性的食物,有助於抵抗口腔、咽喉、食道、胃、大腸等部位的癌症,因為纖維素、維生素和其他有助於維持體內環境穩定的微量元素,可以使體內細胞得到保護,減少受到損害而變成癌細胞的機會。

(圖/pixabay)

5.選擇低卡路里的食物,並且減鹽

飲食中選擇低卡路里的食物,有助於維持健康體重,進而有助於預防癌症;另外,攝取過多鹽份容易損害到胃的內壁,而增加罹患胃癌風險及其它慢性病。

6.毋需過度倚賴營養補充品

許多人有吃保健食品強健身體的迷思,但並沒有研究顯示服用營養補充品可以預防癌症;除非因為健康因素需要服用某些營養補充品,否則豐富且均衡的飲食已提供每天所需的各式營養素。

7.產婦盡量替寶寶哺乳

對媽媽而言,哺乳可以調整體內的荷爾蒙,有助於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

8.使用具實證可預防癌症之疫苗

據調查,8成以上的肝癌是由B型肝炎病毒所引起,施打B型肝炎疫苗則可有效避免感染B型肝炎而降低罹患肝癌風險;世界衛生組織也推薦,9-12歲的青少女施打HPV疫苗,可預防約6-7成的子宮頸癌症發生。

9.定期接受篩檢

國健署呼籲,除了關心飲食和生活作息,也要記得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千萬不要因為自覺身體健康就輕忽定期篩檢的重要性,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是面對癌症的積極態度。

10.癌症病患經過治療,更要注意防癌避免復發

國健署表示,曾罹癌且經過治療的病人,更應該做到上述各點所述良好生活習慣,以維持健康,避免癌症復發,並改善癌症病患治療後的生活品質。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