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車企主導大陸市場時代落幕 外媒爆北京數年布局驚人成果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呂承哲/綜合報導

大陸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乘聯會)週一(11日)公布2023年上半年數據,大陸本土的汽車品牌市占率從去年同期的48%升至54%,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這是大陸汽車品牌連續2年表現好於海外品牌,外媒以「西方車企主導中國市場的時代落下帷幕」為題,顯示大陸車市的實力大幅提升,甚至靠著電動車的發展更加強勁,這都是在北京當局花費數年布局,透過補助、吸引特斯拉前來投資引發變革,所帶來的驚人成果。

大陸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圖為大陸本土汽車巨頭比亞迪。(圖/美聯社)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大陸本土汽車品牌的銷量持續超越西方競爭對手,代表大陸電動汽車生產商的影響力日益成長,也是北京政府產業政策的勝利。2015年,電動汽車在北京當局「中國製造2025」位居重要地位,目標是使大陸成為該產業與其他未來產業的全球領先者。

報導說明,海外、尤其是西方汽車公司數十年前首度獲准與大陸合資成立車廠,西方車廠一直在大陸市場呼風喚雨,如今大陸本土品牌已經崛起,甚至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在大陸品牌持續崛起的今日,西方汽車公司領導大陸車市的時代已經過去。

至於純電動車(B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是大陸本土汽車品牌超車西方車企的主要推動力量,就大陸乘聯會今年前6月的數據顯示,第一名由比亞迪汽車拿下,前十名僅有特斯拉一家外企。

相較於大陸電動車產業蓬勃發展,本田汽車的首席運營長Shinji Aoyama在4月的上海車展表示,「日本、美國和歐洲的汽車製造商都有這樣的感覺,他們起步太晚了」,並表示這些傳統車廠正努力趕上。

為了建立電動車市場,北京當局持續向本土製造商發補助、提供資金支持,並以產量目標、更嚴格的排放標準來推動該產業發展,甚至只有使用大陸生產的電動車電池才能獲得補助,藉此建構生態系。然而,最關鍵的還是北京當局在大陸電動車產業發展沉寂近十年後,終於在2018年協助特斯拉以外企罕見寬鬆規格,在上海建立超級工廠,允許特斯拉在沒有合資夥伴的情況下生產電動車。

在特斯拉加入市場後,電動車產業迅速成長,並在近年取得耀眼成績。大陸車企也就此往海外發展,根據Automobility的數據顯示,大陸2023年第一季度超過日本,成為最大的汽車出口國,儘管銷往海外的110輛汽車,仍有75%是油車。

包括比亞迪,本月已經宣布將在巴西建立生產基地,上汽集團也聲稱要在歐洲建立生產線,該公司與長城汽車也分別宣布會在泰國投資,甚至比亞迪與其他大陸本土車企也有興趣前進東南亞。

留言衝人氣 7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