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時極速奪命!日本爆「食人菌」疫情 台大醫警告「6類人」死亡風險高

分享: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日本爆發「食人菌」疫情,今年短短5個月已有近千人因感染A型鏈球菌而罹患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是去年同期的2.8倍,對此,疾管署也表示,台灣目前未見異常狀況,和近4年趨勢相當,台大醫黃立民更指出,有「6類人」恐存在死亡風險。

日本爆發「食人菌」疫情。(示意圖/photoAC)

綜合日媒報導,截至6月2日,日本已經有977人感染俗稱「食人菌」的A型鏈球菌而罹患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創下1999年統計以來最高紀錄,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9日表示,依據疾管署實驗室傳染病自動通報系統(LARS)監測資料顯示,今年第1周至第22周,每周A型鏈球菌檢出件數介於22至36件,和近4年趨勢相當,雖然A型鏈球菌感染不屬法定傳染病,不過疾管署仍會持續對侵襲性鏈球菌感染個案的菌株,進行基因定序。

根據《CTWANT》報導,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指出,「A型鏈球菌」屬於一種噬肉菌,主要透過飛沫傳染,是環境中一直存在的細菌,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因此沒有國際間疫情威脅的問題,也不會做國際旅遊管制。

日本爆發「食人菌」疫情。(示意圖/photoAC)

黃立民表示,若感染「A型鏈球菌」,會造成扁桃腺發炎、猩紅熱(全身紅疹、脫皮)等症狀,主要影響區域為上呼吸道,假如免疫力較差,細菌可能會進入脖子較深處,引發軟組織感染,最常遇到小朋友感染後,細菌跑到脖子的軟組織,造成「深層頸部感染」,因為菌種會吃掉軟組織,很可能造成周邊血管、動脈、神經破壞,甚至引發大出血或菌血症。

黃立民說明,如果患者免疫力不佳,皮膚外部又有傷口,感染了A型鏈球菌,傷口就會出現組織壞死的情況,外觀像是被挖掉一個洞,看起來好像「傷口被吃掉一塊,看起來很可怕」,所以被稱為「食人菌」。

就台灣來說,醫療院所大多能妥善處理感染A型鏈球菌的傷口,因此致死的機率不高,若出現死亡個案,應該是特例,但有幾類人必須注意,包括糖尿病、尿毒症、神經系統異常、有傷口卻無法察覺、褥瘡、本身體質虛弱者,仍存在死亡風險。

「A型鏈球菌」屬於一種噬肉菌,主要透過飛沫傳染,是環境中一直存在的細菌。(示意圖/photoAC)

留言衝人氣 8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