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許多市場近年來傳出鼠患,新堀江商圈有大量老鼠在垃圾桶旁出沒,甚至百貨公司、餐廳也遭檢舉有老鼠的問題,市議員許采蓁指出,問題會隨著溫度上升更嚴重,應該效仿國外案例,強制垃圾減量、設置鼠患緩解區和施放絕育藥物。

高雄市近年因城市升溫,進而造成鼠患問題更嚴重,許采蓁表示近一個月也收到3個商圈和市場有老鼠增加問題,當地里長也抱怨新堀江商圈常有老鼠跟著人逛街、翻垃圾桶,讓當地人相當困擾。
許采蓁進一步表示,高雄自1971年後年均溫每10年上升0.37度,明顯高於全球0.2度。目前高雄市的做法大多是投放滅鼠藥,但容易產生抗藥性。國外採取的作法是強制減少垃圾暴露路邊的機會,投入人力、設備、特製捕鼠籠,定期巡檢,也用生物作法使老鼠絕育。

根據衛生福利部指出鼠患可能導致民眾感染漢他病毒,漢他病毒症候群於人畜共通傳染性疾病。主要透過帶有漢他病毒齧齒類動物傳染給人類,人類感染漢他病毒後,依臨床症狀及病程可區分為「漢他病毒出血熱」及「漢他病毒肺症候群」兩種。主要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
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目前市府採取的滅鼠三招「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過去常用的老鼠藥,由於老鼠多在室內隱密處死亡,難以尋獲,因此目前僅作為輔助手段。市府將參考其他國家的防鼠經驗,評估適用於高雄的執行方式,並請衛生局與環保局針對幾個熱點區域加強防治工作,以防範漢他病毒等傳染病的傳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