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年輕人「不願統一」 陸學者:與「主張台獨」是兩回事

分享:

針對賴清德總統3月13日拋出「國安17條」,大陸涉台學者嚴安林近日表示,這已相當接近大陸《反分裂國家法》的底線,但越界與否還要看賴清德後續的行動。此外他聲稱,台灣年輕人的「不願統一」與「主張台獨」是兩回事,並非希望建立「台灣共和國」。

(圖/總統府)
(圖/總統府)

根據香港《南華早報》21日刊登的上海市台灣研究會會長、上海國際戰略研究所會長嚴安林專訪內容,大陸要實現完全和平統一,可能還需要5至10年,雖然有緊迫感,但北京目前還沒有具體的統一時間表。當然不排除當賴清德、台獨勢力將局勢推向極端,則到時和平統一就不可行。

他說,大陸內部有觀點認為,如果條件尚未成熟,就貿然設立統一時間表,反而可能會出問題,畢竟北京雖然有能力阻止台獨,但還未擁有「想統就能統」的實力,而重要的外部影響因素主要是美國。

談到賴清德提出的「17項對中策略」,以及將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嚴安林指出,確實對兩岸關係產生非常負面影響。但他認為,「國安17條」的主要目標是支持大罷免,鞏固賴清德本身權力,同時進一步動員民進黨的基本盤,為2026年地方選舉鋪路。

他說,民進黨可能會走向更激進台獨路線,但不代表已經在做。「我懷疑賴清德是否有勇氣像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那樣,願意扮演反中勢力的代理人,進而引爆戰爭。」「賴17條」確實已很接近大陸《反分裂法》的底線,但關鍵還是要觀察賴清德的後續行動及相關國安法案的修法進度。「重點不是賴清德說了什麼,而是他接下來做了什麼。」

嚴安林認為,台灣年輕世代支持統一的比例日益下滑,與民進黨推動「去中國化」教育息息相關,但這不意味台灣年輕人就支持獨立,或者希望建立「台灣共和國」,「不願統一」與「主張台獨」是2個不同概念,因此促進兩岸青年交流仍是非常重要。

他指出,大陸的核心戰略仍是推進兩岸和平與融合發展,兩岸制度性協商在民生議題方面仍有合作空間,例如兩岸旅遊,不過賴清德目前並未表現出恢復觀光等這類交流的意圖。

嚴安林認為,美國總統川普不會放棄台灣,因為對美國政府而言,支持台灣是一種政治正確,而非川普的個人偏好。但川普對台政策的底線,是避免美國直接捲入台海戰爭,川普不想讓台海爆發戰爭,因為不符合「讓美國再次偉大」主軸。

他說,川普任內對台軍售的規模可能最終超過美國前總統拜登,但川普不會白白保護台灣,台灣需要為自身防衛埋單,而如果台積電將全部業務都移至美國,台灣的戰略重要性將會進一步降低。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