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今(13)日上午在屏東的九鵬基地展開「精準飛彈射擊-神弓操演」,由第8軍團下轄的第43砲指部及第10軍團下轄的第58砲指部,進行陸射天劍二型防空飛彈系統的實彈射擊。這是該型自製防空飛彈系統服役以來,繼去年(2024)年4月的精準飛彈射擊操演中首度發射後,第一次邀請媒體參訪的公開實彈射擊。

今日上午的實彈射擊,是由畢琪1089型噴射靶機拖曳的靶標,模擬敵人的定翼機、旋翼機及無人機,此外中科院的火蟻(Fire Ant)靶機則用於訓練飛彈雷達的敵我識別、干擾飛彈發射的誘餌。
不過,原本預計大約8時30分展開的射擊操演,卻延後將近1小時後才恢復實施,此外期間還發生1架火蟻靶機在起飛時,不慎側翻、右翼擦地,接著栽入跑道旁的草地,機尾折斷,但並未影響整個操演進行。

整個實彈射擊共發射3枚陸射劍二型飛彈,其中由第58砲指部防空營派遣的1輛飛彈發射車,先後發射2枚飛彈,在15公里處攔截模擬定翼機、無人機的2個靶標。而第43砲指部防空營派遣的1輛飛彈發射車,則在15公里處攔截模擬旋翼機的靶標。3枚飛彈在發射升空後,均在視距外準確命中靶標。
第43砲指部副指揮官何相儀上校在操演後受訪表示,本次操演的陸射劍二型防空飛彈系統,是運用相位陣列雷達車,對目標實施偵搜以及追蹤,相較於陸軍以往使用紅外線導引的檞樹(Chaparral)防空飛彈系統,更能夠避免在發射期間遭受到目標區其他的熱源干擾,並且陸射劍二型飛彈的射程、防禦半徑及機動力,都較以前的射擊載台為優,更能符合防衛作戰的需求,進而提升部隊的整體戰力。

副指揮官何相儀進一步指出,陸射劍二型飛彈射程達15公里,主要包括旋翼機、定翼機、無人飛行載具及巡弋飛彈,都是能夠偵搜、攔截的目標。
至於針對火蟻靶機起飛失敗的情形,陸軍教準部政戰主任張國書上校則說明,初步判定是靶機起飛時,左側風瞬間過強導致,另外在該架靶機側翻後,並不影響整個射擊的訓練任務。
由中科院自行研發的陸射劍二型飛彈,是以F-CK-1型經國號戰機配備的天劍二型中程空對空飛彈為基礎研改而成,用於汰換駐防南部地區第43砲指部及駐防中部地區第58砲指部原本配備的檞樹防空飛彈系統。陸射劍二型飛彈採用主動雷達導引,不但比檞樹飛彈的紅外線導引精準,射程也從檞樹飛彈的短程防空延伸到中程防空。
至於駐防北部的第6軍團下轄第21砲指部,則是早已配備向美國採購的復仇者(Avenger)防空飛彈系統,取代老舊的美製檞樹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