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下降,薑母鴨店家門前大排長龍的景象再度出現,有網友好奇,在原物料、人事和租金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薑母鴨店一年只營業約3個月,為何仍能維持獲利?對此,有薑母鴨業者現身揭密,表示火鍋類店家主要靠配料賺錢,但配料的品質就看各店家的良心。
原PO在Threads上發問,薑母鴨一份價格不高,每年又只在冬季販售,在現今各項成本高漲的情況下,真的能賺到錢嗎?貼文引發熱烈討論,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分享看法。有人表示:「三個月賺一年,朋友說的」、「沒看薑母鴨都是春天跑去歐洲員工旅遊嗎?台灣哪個餐飲業可以辦得到?玩完回國放半薪假5個月」、「朋友在東海大學旁邊開薑母鴨,他們一年的確只做3個月,但那3個月是不休息的」、「一鍋薑母鴨就5、6塊鴨肉起碼賣400以上再加菜跟飲料還不好賺啊」
另有曾在薑母鴨店工作過的網友分享經驗:「去薑母鴨店學過兩個月,師父的店大小桌共45桌,天氣冷時,下午6-10點內用保持35桌以上,外帶5-10點保持5-8個排隊,我曾經從4:50上班到凌晨1點才坐到椅子」,顯示冬季期間薑母鴨店的生意確實相當火爆。
對於網友的疑問,一名自稱是薑母鴨業者的人在社群平台上回應表示,一年中生意好的確只有兩三個月,但夏天的房租仍需支付,因此並沒有外界想像中那麼好賺。他透露,每天員工下班後,店家還需花2至3小時進行整理工作,冬天期間一天工作10小時以上是基本,超過12小時也是常態,遇到立冬或寒流時甚至要工作14小時以上。
這位業者進一步解釋,火鍋類店家基本上都是靠配料賺錢,但配料的品質就看各店家的良心。他反駁了網友所說「賣一份高麗菜賺五份」的說法,表示自己做不到這點。他解釋:「外面高麗菜一顆10元,我用的是一斤10至20元的,貴的時候40至50元,不要只看便宜的時候,菜販都不傻,知道冬天用量大,價格自然不會便宜。」也強調10元一顆的高麗菜品質不佳,「根本不會甜,一般小火鍋都是用這種,煮很久都不會爛」。他表示自家使用的食材絕不會擺放超過2天以上,「寧用賣完也不會多叫來放著,以確保新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