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路殺悲劇 從用路人到學童都應落實

分享:

作者:李育中(自由業)

「路殺」(Roadkill)在近年開始受到國人重視,隨著經濟發展、環境開發,世界各國都有不同的作法與政策,目的是希望能兼顧發展與環境保育,包含建立野生動物廊道、設置警告標誌、駕駛訓練課程等等。

圖說:生態環境友善教育應該從小做起,圖片來源:新北市農業局-稼日蒔光FB

近期筆者觀察,新北市政府農業局對於路殺防治有多項舉措,值得各地方政府參考、仿效。除了迄今已經設置的6處生態廊道、16處友善動物設施外,接下來還會於汐止區規劃廊道,對白鼻心、鼬獾、麝香貓、穿山甲等動物進行保護。若是引用土城天空廊道的數據,在設置一年後已經能夠有效降低9成路殺的發生;對於用路人,則是與青年局合作設計創意道路標誌,提高用路人在行經路殺易發生路段時的警覺,減少悲劇發生;同時不只是硬體上的設施,生態友善教育、路殺環教講座也向下紮根做起,向學童宣導路殺防治概念。根據資料,近年來新北市透過不同政策的齊力推廣,已經能夠辨識超過30種野生動物,包含穿山甲、台灣藍鵲、麝香貓、藍腹鷴及白鼻心、鼬獾、台灣鼴鼠、赤腹松鼠、青蛇及古氏赤蛙等。

筆者衷心希望政府能夠持續這些保護措施,並將它們納入長遠的環境保護和交通安全規劃中。同時,也呼籲社會各界,特別是駕駛者們,提高對野生動物保護的意識,共同努力減少路殺事件,為我們的後代留下一個生態友好、安全和諧的世界。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