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NEWS
人們普遍認為水果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醫師實驗藉吃不同的食物來了解血糖的影響可能顛覆大眾對於「吃水果就等於健康」這一觀念的固有印象。
家醫科醫生李思賢在臉書發文並以水果鳳梨為例指出,為了解不同食物對血糖造成的影響,李思賢醫師連續多日配裝血糖監測儀(CGM)親身實驗吃各種食物包括有便當、泡麵、便當、燒餅、鹹餅乾、碗粿等,以觀察這些食物對於血糖的立即影響;CGM是在手臂配戴像瓶蓋大小的傳感器,透過傳感器上的軟針,來量測組織間液的葡萄糖,經由電化學反應,監測出相對應的血糖數值。
他吃了一盒約400克的鳳梨,依照食品營養比例估算,應含20克葡萄糖與20果糖,且含有豐富纖維,一般大眾認為,水果的升糖效果應低於一碗白飯,然而實測結果卻顯示,他的血糖值從食用鳳梨前的98mg/dL在1小時內就飆升到174mg/dl。
李思賢分析指出,水果之所以會促使血糖上升是因為水果除了含有果糖外,還含有葡萄糖,儘管不同的水果成分比例各有差異,但大部分水果都含有一半果糖、一半葡萄;而真正會升高血糖的是進入血液體循環的葡萄糖;而果糖在進入肝臟代謝後並不會讓血糖指數上升,但會增加肝臟的壓力。
李思賢提醒,此次實驗的是水果,而非不含膳食纖維的果汁,且這僅是其中20克葡萄糖對血糖的影響,令他更為擔心的是,血糖機測不到的果糖。因為果糖只有肝臟能夠代謝,而常常食用果糖就會默默增加肝臟負擔,同時提高脂肪肝、過高三酸甘油脂與尿酸的罹患風險。
李思賢先前就曾示警,果糖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並不亞於葡萄糖,原因在於果糖的構造類似「酒精(醇類)」,所以對於身體所造成的傷害其實也和酒精的傷害極為相似,身體所有的細胞都會處理葡萄糖,但只有「肝臟」這一器官負責處理果糖,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婆媽沒有飲酒習慣卻有脂肪肝的主要原因,臨床上將這種脂肪肝稱之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常常對此束手無策,但他表示,其實只要戒掉水果和含有蔗糖的飲料,情況就會大幅改善。
李思賢直言,很多人或許不認同這個說法,覺得「蔬果一家親」,蔬菜、水果都一樣健康,但他個人認為,沒有什麼營養是只有透過食用水果才能獲取的,因此他不會把蔬菜和水果劃上等號,並建議民眾應遵守「多久吃一次蛋糕,就應該多久吃一次水果」的原則,即使水果是健康的食物來源,但過度或不當的食用量同樣會帶來潛在的健康風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