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真的沒辦法炸?粉專整理全球三大成功案例!

分享: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引發嚴重災情,國民黨立委傅崐萁表示早已告知中央可以炸開堰塞湖,但水利專家、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直言「爆破不可能」。對此,臉書軍事粉專整理全球三大成功化解堰塞湖案例,其中有兩例都有使用爆破當作處理辦法。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圖/林保署提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圖/林保署提供)

臉書軍事粉專「世界特種部隊與軍武資料庫」24日發文整理出全球三大成功化解堰塞湖案例,其中2008年中國大陸四川唐家山堰塞湖的成功搶險最受矚目。汶川大地震後,北川羌族自治縣上游山體崩塌形成巨型堰塞湖,壩體長803公尺、寬611公尺、高逾80公尺,蓄水量達2.5億立方公尺,威脅下游數百萬居民安全。根據大陸《科普中國》網站報導,當局啟動「世紀大搶險」行動,調派數千名武警水電官兵,並出動俄羅斯租借的米-26、米-17直升機運送設備。

搶險團隊採取小規模定向爆破削弱壩體,再以機械擴大渠槽,最終開鑿出長500公尺、寬5公尺、深12公尺的人工溢洪道。2008年6月7日開始試排,6月10日水流量達每秒數千立方公尺,成功保護了超過200萬居民。

國軍派出AAV7兩棲突擊車協助救災。(圖/世界特種部隊與軍武資料庫臉書)
國軍派出AAV7兩棲突擊車協助救災。(圖/世界特種部隊與軍武資料庫臉書)

「世界特種部隊與軍武資料庫」指出,唐家山成功案例具備特殊條件:空運重機具可行、地質條件適合爆破開挖,以及投入龐大資源。該專頁分析,多數堰塞湖難以工程介入的原因包括:交通中斷無法運送設備、壩體結構不穩定易崩塌,以及工程失敗風險過高。

全球另兩個成功案例分別是1964年塔吉克澤拉夫尚河谷和1959年美國蒙大拿州地震湖。塔吉克案例中,蘇聯政府使用約250噸炸藥進行爆破,配合機械開挖成功引導湖水排放。美國案例則由陸軍工兵團評估後,採用純機械開挖方式,歷時一個月開闢穩定泄洪通道。

儘管全球有多個堰塞湖成功解決案例,但粉專也強調,在絕大多數的狀況下,工程人員面對的,其實是「想做也未必能做」的巨大困境,所以,有時候「暫時不做任何工程介入」,全力做好24小時的監控,並制定好完善的疏散計畫,反而是權衡所有風險之後,最負責任、也是最無奈的決定。

留言衝人氣 7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