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咳嗽黃痰、反覆肺部感染!不到40歲進行肺移植 術後半年可參加路跑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三年前接受肺移植的連先生,配合復健,術後半年能參加路跑,一年後能潛水。長庚醫院邀請他代言今年的路跑,提醒大家關注肺臟健康,也為所有肺移植病友加油打氣。

肺移植病患連先生。(圖/林口長庚醫院提供)

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醫師陳維勳指出,肺是人體呼吸系統中最關鍵的一個器官,用來吸入空氣進行氣體交換,獲得細胞呼吸必需的氧氣。患有嚴重末期肺部疾病且其他治療方法無效的患者,肺臟移植被視為救命的最後手段。嚴重末期肺病會引發右心衰竭,病人移植前常有嚴重的心肺問題,導致手術時麻醉難度提高。除了將遭受破壞的肺臟移除,植入大愛肺臟後還需要重建氣道、血管和支氣管等多個重要結構,加上肺病病人常伴隨嚴重的胸腔沾黏,手術難度提高許多。

根據衛福部健保署公佈的2008-2021年各類器官移植術後公開統計資料顯示,台灣肺臟移植總案例僅有166位,台灣肺臟移植的五年存活率也只有54%,明顯落後於歐美國家的水平。陳維勳解釋,這是因為台灣的肺臟移植相較於心、肝、腎等其他器官的移植發展較晚,而肺臟作為一個與外界直接接觸的器官,相較其他器官來說更容易受感染影響,捐贈前的篩選要求較高;加上移植後感染及排斥的問題,也是影響存活率的原因。

陳維勳醫師表示,林口長庚醫院肺臟移植團隊具有明確的分工,並擁有完整的術後復原團隊,對於病人的醫療和康復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許多肺臟移植前的病人因為呼吸衰竭而導致肌肉萎縮,行動不便,林口長庚肺臟移植團隊為所有移植後病人制訂為期六個月的復健計畫,針對病況不同,設計個人化運動處方,例如:手術前因為過度使用呼吸輔助肌,導致呼吸型態改變,呼吸治療師教導呼吸調控方法、安排肌肉阻力訓練,隨病情變化調整肺部復原計畫。

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醫師陳維勳。(圖/林口長庚醫院提供)

復健科醫師執行運動測試以檢測運動功能、物理治療師考量日常生活、職業及體育類活動需要,安排個別化肺部復健,給予呼吸、咳嗽訓練,漸進式安排有氧、肌力及功能性訓練等個別化運動處方,增強病人的心肺耐力及運動能力,大約半年的時間內就能夠恢復正常的身體狀況,甚至能夠參與慢跑、爬山等運動,展現出驚人的康復成效。即使六個月復健計畫結束,仍有肺臟移植協調師持續把關,密切跟進病友們康復狀況,提供必要性的支持與建議。 

40歲的連先生,學生時期就知道自己罹患支氣管擴張症,因肺部長期反覆感染,肺功能每況愈下,須整日依賴供氧設備,連走路都有困難,只能倚賴年邁的母親與女友籃小姐照顧。

三年多前的肺移植手術使他重生,在林口長庚肺臟移植團隊的協助及連先生努力復健下,術後29天就出院,沒多久回到工作崗位;配合醫療團隊的復健計畫,術後半年就能參加路跑活動,一年後還能潛水。

林口長庚肥移植團隊與連先生(左6)、未婚妻籃小姐(左7)合影。(圖/林口長庚醫院提供)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