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颱恐下週生成!最新預測曝 專家:不排除接近台灣

分享:

鋒面雖逐漸遠離台灣,不過今(5日)台灣大氣環境仍不穩定,白天熱力作用加入,西半部局部地區留意較大雨勢。氣象專家吳聖宇也提到,下週在南海到菲律賓附近有熱帶低壓甚至是颱風發生機會,且不排除會接近台灣。

下週恐有熱帶低壓或颱風生成。(圖/中央氣象署)

吳聖宇在臉書「天氣職人-吳聖宇」發文表示,今天(5日)鋒面仍位於巴士海峽,台灣附近的海面上甚至是陸地上都還是有看到許多會降雨的雲層在活動,預估台灣海峽上發展的這些對流降雨系統,可能會逐漸往西半部沿海陸地靠近,加上白天開始有熱力的作用加入,今天也還是一個水氣較多、大氣不穩定度較高的環境,因此從上午開始應該就會有些地方陸續開始下雨了,午後到入夜這段期間陸地上的對流系統發展會比較旺盛,應該又會有局部較大雨勢出現的機會。

吳聖宇指出,明天(6日)位於巴士海峽的鋒面結構會逐漸消失,台灣附近的風向開始回歸到偏南至西南風,週末這兩天(7、8日)偏南到西南風會更明顯一些,風向回歸到比較單一的狀態,天氣型態也會更偏向午後的熱對流降雨為主,各地山區已及中部以北、東半部的平地都有機會出現午後雷雨,並且有局部大雷雨發生的機會。中部以南的沿海平地雖然受午後雷雨影響的機會較低,但是因為是迎風面,夜晚清晨配合海陸風局部環流,有機會出現短暫陣雨,目前來看西南風沒有像前一陣子這麼強。

吳聖宇說,西南季風的強風軸逐漸被南海到菲律賓以東醞釀中的熱帶擾動給帶走,吹到台灣的西南風強度相對較弱,水氣也稍微少一些,沿海發展的降雨雲層預報強度也比較弱,應該是會有雨但是不會很大,不過還是要提醒中南部沿海地區的朋友要注意。溫度方面則是持續偏高且炎熱,各地高溫普遍上看32-34度或以上,外出除了要留意天氣變化,防曬、防中暑的準備仍然不可缺少。

吳聖宇指出,隨著太平洋高壓外圍的東南風跟西南季風交會,環境更有利於熱帶擾動醞釀及發展。(圖/翻攝自「天氣職人-吳聖宇」臉書)

至於未來是否有颱風生成,吳聖宇提到,隨著太平洋高壓外圍的東南風跟西南季風交會,季風低壓槽的型態會變得明顯,環境也更有利於熱帶擾動醞釀及發展加強,下週很可能在南海到菲律賓附近會有熱帶低壓甚至是颱風發生的機會,擾動出現之後往北移動的可能性較高,不能排除會有接近台灣的機會

吳聖宇提醒,目前各預報模式之間的分歧度還很大,而且現在整個季風低壓槽也還沒有建立,可能要等到季風低壓槽建立,低壓槽中熱帶擾動醞釀、發展的位置也比較明確之後,才有辦法真正去評估未來移動的趨勢,以及會不會真的有接近台灣的可能性。

留言衝人氣 55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