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20日全票通過盧比歐(Marco Rubio)出任國務卿的人事案,這位曾2度遭北京制裁的「友台大將」正式出任國務卿。與此同時,有人留意到,中國大陸官方竟悄悄地為其「改名」了。

盧比歐長期對陸採取鷹派立場且友台,被中國大陸稱為「反華急先鋒」,更曾因關切新疆和香港議題而2度遭北京制裁。
不過,《自由亞洲電台》近日注意到,本月15日,盧比歐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召開的聽證會上,直指中國大陸透過欺騙手段取得超級大國地位,再次展現對陸強硬態度。

隔日,駐陸的外媒記者在大陸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就盧比歐的強硬表態進行提問。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外交部隨後發布的記者會文稿中,盧比歐的名字被譯為「魯比奧(鲁比奥)」。但根據過往紀錄,大陸外交部和官媒此前皆使用「盧比奧(卢比奥)」的譯名。

澳洲價值聯盟成員、大陸駐雪梨總領館前政治領事陳用林指,大陸外交部編譯室及《新華社》譯名室,對國外政治人物都有非常確定的譯名,且使用也非常規範。而大陸外交官和官媒的變化,顯然是官方討論後做出的改變,是對早期制裁行為解套和下台階。
在盧比歐正式成為國務卿後,有外媒在21日的大陸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問到,中方是否將解除對盧比歐的制裁?發言人郭嘉昆並未正面回答。但他說,陸方將堅定維護國家利益,同時中美兩國高層官員有必要以適當方式保持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