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上映以來,票房持續飆高。根據網絡平台數據,截至17日,該電影累計票房(含預售及海外票房)突破120億元人民幣(約541億新台幣),超越《獅子王》成為全球影史票房第十名。

據多家陸媒報導,截至17日,《哪吒之魔童鬧海》(又稱《哪吒2》)全球票房突破120.51億人民幣,超越《獅子王》成為全球影史票房第十名,距離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榜首的《腦筋急轉彎2》差距不到3億人民幣。

據陸媒「觀察者網」17日引述大陸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博士生毛克疾觀點,指《哪吒之魔童鬧海》之所以獲得如此驚人成績,是因為踩準了「反美」的共鳴點,稱從2019年《哪吒1》上映以來,「全體中國人都共同面對的最大時代因素」是「中美戰略博弈」,「這是每個中國人都感受過的集體經歷,其產生共同記憶自然也是最好的共情材料」。
據毛克疾觀點,《哪吒2》中自詡「照世明燈」的玉虛宮就是美西方陣營,無量仙翁就是美國,而鹿童、鶴童則代表了其他跟隨美國的國家,雖然他們有時候也會心生不滿,但無奈只能以美國馬首是瞻,而主角哪吒就是中國,天賦異稟卻因是「魔」而備受歧視,但最終完成蛻變,成為引領反抗的英雄,蝦兵蟹將等配角則是廣大亞非拉國家,他們渴望升仙、努力修煉,但大部分卻逃不過被收割煉成丹藥的命運。

毛克疾認為,《哪吒2》並未過多刻畫哪吒戰力爆表、毀天滅地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是把他放在反抗群像中,突出他作為反抗中堅的身分,「這就避免了把情緒錨定在赤裸裸的民族主義敘事上,反而凸顯出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光芒」,認為「這才是此片最令人欽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