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看牙經驗,有時也因為收費過高引發爭議,對此,一名牙助發文分享工作時出現的「4種暗示」,貼文曝光後,隨即引發熱議。
從事牙助的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上班時會給「4種暗示」,希望患者能「聽懂」或是「看懂」。第一點,醫師回答患者問題時,旁邊的助理有沒有偷偷嘆氣、搖頭或者冷笑,原PO解釋,若遇上此狀況,可能是醫師開了荒謬的價格或者不合理的治療方式及診斷。
第二點,櫃檯跟患者統整報價或諮詢時,沒有很積極的叫患者做,而是一直建議回去考慮看看、多聽聽其他意見等。原PO誇大解釋,不積極推銷的原因就是在「幫忙保命」。
第三點,患者約療程時,櫃檯積極地想幫患者轉給其他醫師諮詢。原PO說明,很可能是醫師做不好事情,到最後都要別人來收尾,還會鬧得不歡而散,因此勸患者「轉到不會出事的醫生那裡」。
第四點,在診所人力充足的情況下,醫師附近的助理都沒有積極的想要幫忙他,原PO解釋,可能是醫師人品不行,不然就是實力不行才造成。
文章最後,原PO強調說:「我也是人,我也有良心,我也知道很多事情不能做,所以我已經很盡力在暗示了。」
貼文曝光後,隨即引發網友們熱議,「看醫生真的很需要你這種有熱心又良心的牙助」、「謝謝妳 良心人 其實醫院需要多一點這種人」、「天哪!你講出了好多我的心裡話,診所醫生是病人明明牙齒很漂亮硬要做一些看起來是騙健保費用的治療,每次都為那些病人捏一把冷汗,牙齒磨掉就沒有了啊」。不過也有其他網友持不同看法,「我是醫事人員,也知道有些醫生技術不好或是人品沒那麼好,但我不會提示病人,一切都是緣分~」
另外還有同業表示:「認同有不少不思上進亂做的醫師,我們也很無奈的在收爛攤子。但是助理不可能懂得比醫生多。每一項治療的觀摩跟操作都差太遠了。有爛醫師,但絕對沒有能取代醫師的牙助,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代表你是井底之蛙,而且你根本不了解牙醫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