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2日表示,將分3年砸約新台幣50億元特別預算,全力投入老宅修繕,目標續命500棟老舊集合住宅,會先鎖定4至6樓高、結構安全還行的30年以上老宅,優先改善公共空間、電線瓦斯管路與無障礙設施。

老舊房屋住老人的「人屋雙老」窘境已成國安問題,圖為台北老屋外牆磁磚剝落。(圖/戴雲發提供)
根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資料,2018年台灣進入高齡社會後,預計2025年底前就會進一步邁入超高齡社會,對照目前全國30歲以上的高齡建物約有500萬戶,早已超過總體住宅數量一半,「人屋雙老」已成為國安問題。
內政部官員對此表示,內政部其實計畫多時,將針對30年以上高度約4至6樓、初評還算安全的集合式住宅,針對室內外空間修繕砸錢補助,比方管線更新、建物立面拉皮修繕,還有屋頂防水、新增無障礙設備等改善措施都能補助,希望經由適當整建維護後,房屋可以延長使用年限,讓住老宅的老人家可以在家安心養老,不然換屋又是折騰。

內政部預計砸新台幣50億元從《特別條例》搬錢助攻老宅修繕。(圖/pexels)
內政部國土署主秘歐正興則直言,多數四到六樓的老公寓的電線、排水與燃氣管線根本老舊,電線起火、漏水、瓦斯外洩頻傳,這不只住戶安全是一大隱憂,對高齡生活更是平添風險。他說,這次補助特別強調「內外兼修」,戶外要裝電梯,外牆修繕也要重點防範磁磚砸落;戶內則以電線、瓦斯、水管等安全管路更新為主,也結合了衛福部「長照3.0」推動加裝扶手與無障礙設施,並加上經濟部能源技術服務(ESCO)智慧節能方案,整合跨部會資源,希望建立安全又節能的居住空間。
內政部次長吳堂安則感嘆,「人會老、房子也會老」,想起早年都市發展,在城市周邊興建的「販厝」老公寓,如今已成為住宅安全與生活品質隱憂,這一次全面檢視長者的居住條件與社區無障礙環境,同時希望助於活化都市機能與促進在地就業。
吳堂安預告,這項計畫將在2025年下半年提報行政院,經核定後可立即推動,目標以3年為期,從《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中挖50億元預算,補助協助民眾改善居住安全與無障礙設施,同時也希望帶動建築、營建、室內裝修等相關產業勃興。他呼籲,立法院該儘速通過特別預算審查,讓內政部得以向行政院正式提案、經核定後即刻展開施作。(CTWANT)
【更多CTWANT報導】